东北网9月2日讯 8月19日至30日,本报携手市一院、市老龄委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哈市主城区25位百岁老人家中为老人们免费体检、义诊,其中“最高龄”老人已105岁。经对25位“老寿星”健康报告中家庭、运动、饮食习惯分析,绘制出他们的“百岁长寿经”。

食 三餐适量不偏食不暴食
统计显示:老人们普遍饮食规律,家人说平时从不暴饮暴食。
不过记者也发现了老人们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道里区100岁的张淑芳老人就特别爱吃红烧肉,尤其是肥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老人仅“耳背”和肠胃功能不佳,心脏却比不少60岁的人还要好。25位老人中,有20位老人爱吃红烧肉,尤其爱吃肥肉,频率大概每周1至2次。
统计结果
医务人员对25份百岁老人“健康报告”统计发现,老人们一日三餐按时适量,基本不偏食。菜品都是由家人荤素搭配,食物多为炖煮的易消化食物。

补 老人从不进食补品补药
这25位老人年轻时多家境贫困,职业以务农、家庭妇女居多,只有两三位识字相对较多。
据老人们的家人介绍,多年来老人们延续了艰苦朴素的习惯,即使到了晚年生活条件变好,老人们始终保持勤俭。25位老人从不进食补品补药,几乎没有“进补”过燕窝、鱼翅、海参等高档补品。
统计结果
据统计,25位老人中有23位老人从不喝饮料,平时喝白开水解渴;仅有2位老人爱吃甜食。有16位老人有晨起空腹喝一杯水,早餐吃鸡蛋、牛奶、粥的习惯。

住 长寿老人多与儿孙同住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百岁老人普遍多子多女,约60%的老人有4至6个子女。而老人们的“长寿基因”似乎也传给了子女,子女的年龄普遍超过了70岁,仍在照顾百岁老人的饮食起居。
此外,百岁老人中“女寿星”明显多于“男寿星”。这些“女寿星”的首次生育年龄普遍较低,一般在16至20岁。因此在25位老人中,四代同堂的约有18位,其他的为五代同堂。
统计结果
统计显示,25位老人中有24位与儿子或孙子一起居住,由儿孙“养老”。

动 年轻时多是“勤快人”
“健康报告”显示,不少百岁老人以前都是能干活儿的“勤快人”。
8月21日,“助老志愿服务”团队来到101岁的王淑清老人家时,老人正在洗衣服;102岁的岳刘氏老人也喜欢自己做家务,她的房间都是自己打扫;100岁的孙积寿老人年轻时喜爱武术,现在每天还步行上下7楼到户外晒太阳……
统计结果
5份“健康报告”显示,百岁老人普遍早睡早起,虽说高龄后由子女照顾,但不少老人仍坚持每天让自己“动一动”。

病 25位老人无一“胖寿星”
在义诊中专家发现:现代人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在25位老人身上极为少见,多为白内障、听力下降、心脏供血不足等“机体老化”型疾病。
“健康报告”统计显示:25人中没有1例糖尿病,仅有3人血脂偏高,其中5位老人血压偏高;25位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20人患有听力问题。
统计结果
“健康报告”显示,25位老人的身材消瘦,没有一位体态肥胖的老人。他们一般无大病,较少上医院,有的一辈子没进过医院。
专家解析
百岁老人年轻时受条件所困,饮食中极少“大鱼大肉”,较多粗粮。步入晚年后,进食的多为易消化食物,种类杂,老人虽爱吃肥肉但并不是毫无节制,反而有助于胃肠消化。白开水有助于新陈代谢,对肠胃负担小。
与子女“群居”为老人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老人的日常饮食起居不但获得保障,更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适量运动、每天与亲人交流避免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新闻链接
2012年,市老龄委调研小组深入18个区、县(市)百岁老人家庭,走访124位百岁老人,调查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长寿原因。调查显示,哈市百岁老人呈现四大特点:
1.城市多、农村少。在调查的124位百岁老人中,居住在8个区的为91人,10县(市)为33人。
2.女性多、男性少。男女之比为5.4:10。
3.文盲多、识字的少。识字的有18人,占14.5%。
4.无固定职业的多、有干部身份的人少。多数百岁老人没参加过固定工作。在调查中只有1人曾经是大学教授。
此外,60%左右的百岁老人有家族长寿史,他们生活有良好规律,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不嗜或少嗜烟酒。老人大多性格脾气好,不生气不发火,心胸开阔,待人随和。
老人们大多身材不高,体态偏瘦,女性平均身高1.5米左右,男性身高一般在1.7米以下。
在居住方面,与儿女同住的有105人,占85%;与孙子孙女同住的有14人,占11%;独居由保姆照料的有2人,占1.6%;到养老机构居住的有3人,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