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汛期心情日记:冰城水涨水落 生活从容安好
2013-09-02 10:24:40 来源:生活报  作者:曲显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市民在江畔休闲

市民在警戒线外观看江水见习记者张宇驰摄

  生活报9月2日讯 小狗波利这两天很不听话,在家里总是不停地乱窜,还随地大小便,把房间搅得一团糟。但这怪不得波利,因为平日撒欢的江堤自从被拉上警戒线起,波利就一直被关在家里。而它的主人——28岁的白领高雯也停下了每天江边晨跑的习惯,10天前,江畔实施管制的消息着实让她紧张了一下,而随着10天来的水涨水落,她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安好。记者通过与她的聊天,从她的心情日记中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对于水情由最初的紧张、关切而变得从容、踏实,甚至已经自信哈尔滨能够平安度过汛期,而她的这种心情,正是目前哈尔滨市民的普遍心情。

  1

  从容

  “锻炼的、散步的、遛狗的……来到人民广场,热闹的气氛果然一如往常。”

  虽是周末,但波利的吵闹仍如往常在6点炸开。这是高雯平时晨跑的时间,但这个习惯已经搁置了一周。实在无法安睡,高雯只好起床弄好她和波利的早餐。“截至8月31日17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为119.27米,超警戒水位1.17米。”听着电视里播报的汛情新闻,高雯嚼着加热好的吐司,趁这个难得清闲的早晨,伏在阳台窗口朝小区里打望。

  高雯居住的工程小区离江边很近,这里的居民,大多有到江边晨练遛弯的习惯。本以为江畔实施管制后,邻居们会像她一样宅在家里,可眼见一个个提着鸟笼、背着太极剑、穿着运动装外出的身影,高雯不免感到意外。“江边的警戒线外,一切还是老样子,用不着担心。”好奇之下,高雯跟着工程小区3号楼的付大娘重回松江岸边。

  锻炼的、散步的、遛狗的……来到人民广场,热闹的气氛果然一如往常。黑大的高校轮滑队队旗十分显眼,几十名大学生聚在周围,脚下功夫相当了得。不远处,身着统一服装的大爷、大娘们排着队跳起快乐舞步,摆在广场一角的音箱,将歌声传向广场的各个角落,一些散步的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跳起来。旁边还有一群人伴着音乐在跳华尔兹,音浪一波高过一波。

  2

  踏实

  “哈尔滨的防汛实力变强了,政府信息发布得也更及时了,我们心里自然很踏实”

  与广场上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道警戒线依旧拦在江边,神情严肃的公安人员守在线内,来回巡视着江堤,身后匆忙奔涌的江水,看起来十分臃肿,江北岸的绿树更显得异常遥远。令高雯没想到的是,在已经实行管制的江边,不少游客举着相机,在警戒线外拍照留念,偶尔还会向驻守的公安人员打听水情:“还剩几级台阶?”“水涨了还是落了?”

  人群中,一名白发老人对着江面指指点点,向旁人娓娓诉说,他就是家住道里区通江街的72岁老人崔炳军。住在松花江边大半辈子,他亲身经历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至今,他还保存着很多当年抗洪的照片和资料。对于当年的抗洪场景,他更是记忆犹新:“那时候大家都提心吊胆的,家里的小孩都送到了外地的亲戚家。”可面对如今严峻的汛情,他却一点也不担心。“哈尔滨的防汛实力变强了,政府信息发布得也更及时了,每天这么多人驻守在一线,我们心里自然很踏实。”

  3

  关切

  “你看,这么多人到江边来看水,人多我们的生意也就好。”

  虽然心里有底,但是松花江水位涨多少落多少,还是市民最关心的数字,到江边看水的市民真是不少。

  在九站公园一角,郭秀琴夫妻俩经营着一个快餐摊。尽管早就知晓江边管制,也看到江水猛涨,但他们的摊位却一直没撤。因为江水的上涨对生意的影响微乎其微,“你看,这么多人到江边来看水,人多我们的生意也就好。”

  高雯接过郭秀琴刚做好的煎饼,沿江边朝防洪纪念塔方向走,绿地的长椅上有亲密聊天的情侣,健身区的乒乓球桌发出清脆的撞击声,附近的石台被老人们围成一圈,紧盯着棋局一言不发,粗壮的老榆树下,几位身背太极剑的大妈,彼此交流着剑术……一路上满是欢声笑语,线内线外,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走到纪念塔时,警戒线外已经围了三四层人。山西游客朱志超把相机高举过头顶,朝着江水连按快门,6岁的儿子则拽着他的衣角,想要爬上爸爸的肩膀,看一看线那头有什么“热闹”。“还有7级台阶!”道里公安分局的民警小赵,对着线外打听水情的人说道,同时,几名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发起微博。他们身后的商场里,玻璃幕墙后面不时有闪光灯闪现,围坐在休息区的市民,在逛街的间隙不忘关注江水的变化,而楼下的停车场里,已经是一位难求。

  4

  自信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抗洪精神的英雄城市,面对远比往年壮观的松江水,市民的感觉是可亲但不可怕。”

  高雯常去的江畔一家大型超市里,摆放矿泉水、饼干、方便面等商品的货架比平时又多出几节,种类相当丰富。蔬菜的品种更是在二十种以上,不过比较上周,高雯喜欢吃的豆角价格上涨了1元多。但尽管菜价近来稍有上涨,排队购买的人却不见减少。其他商品如米、面等生活用品的价格倒没有明显的起落。结账区里,市民们根据日常需求,将新购买的商品装进口袋。

  回到家里,高雯的心情轻松很多,江畔连同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显得既热闹又平常,就像防洪纪念塔的浮雕所展现的那样,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抗洪精神的英雄城市,面对汛情,这里的每个人都更加理性和淡定。对如今浩浩荡荡、远比往年壮观的松江水,每一名市民的感觉是可亲但不可怕。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