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以“绿”兴市看鹤城 写在第十三届绿博会闭幕之际
2013-09-02 11:01:0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2日讯 8月28日至9月1日,一年一度的“绿博会”再度扮靓鹤城齐齐哈尔。由该市承办的全国性专业展会——中国第十三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如期举办,让有着“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美誉的齐齐哈尔市再度成为众人瞩目之地;14大类、2300多种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亮相、现场展销,让数千中外客商、嘉宾闻名而至,云集这里;更有周边的市民百姓,将其视作天赐的购物佳节,蜂拥而至。在现场火爆的展销洽谈背后,“绿博盛会”给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与变化,更令人惊喜,值得深思。

  绿色产业长足发展

  连续十三年,连续十三届,每次“绿博会”都没落下的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是众多成长于“绿博会”的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企业之一。在富拉尔基区的展区内,该公司的展位被一串串食用菌干像天幕一样层层包裹,特色鲜明,气势夺人。公司总经理高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绿博会的平台带给我们无限商机,就是通过在这里的展示、洽谈、学习,我们公司年年都有新产品、新包装、新变化。”

  据介绍,参加第一届绿博会时,“天锦”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十余种产品、年销售收入不过百万元;如今,“天锦”的产品多达200多种,其中仅经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就有27种,年销售收入保守说在2000万元以上,已成为业内有名的行业龙头企业。

  老参展商获益匪浅,新参展商也收获满满。第三次来参展的富裕县三豆署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创办的,自2011年首次参加“绿博会”,“订单”接踵而至,产品的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公司法人、合作社理事长李纪军告诉记者,“通过绿博会搭台,我们的产品销售已经走出齐齐哈尔市,闯入安达、肇源、大庆、哈尔滨等地市场。”带着新产品来展会“试水”的黑龙江依鹅畜禽制品有限公司,也战绩颇佳;其销售经理王淑玲高兴地告诉记者说:“开幕当天,光现场销售就卖了1.6万元!”

  这就是“绿博会”,商机无限。记者从中国第十三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组委会了解到,报名参加本届绿博会的国外企业代表和客商超过100人,全国知名的生产商、采购商和经销商有50多家,除本省企业外,来自韩国、印度等10个国家和24个省(市、自治区)的外地企业多达206户,比上届增加46户。经过多年的打造历练,绿博会已经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国家级绿色食品专业展会。

  自2001年举办首届“绿博会”以来,借助这个商贸盛会的强力引领和推动,齐齐哈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加工企业迅速成长,农产品营销形势向好。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国志说,目前全市有机、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已达11大系列、1400多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1250万亩,是2000年的8.3倍,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借助绿博会这一平台,吸引了大批客商来这里投资兴业。飞鹤、光明、蒙牛、英糖、元盛、金锣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据统计,通过绿博会,全市共成功引进项目600余个。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群体已初步形成,加工企业达214余家,初步实现了农畜产品由原字号销售到精深加工的转变。到2012年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销售收入实现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5%。绿色食品产业已跃居全市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市域经济以“绿”兴

  “绿博会给我市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经济效益。”齐齐哈尔市副市长任玉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展销,我市绿色食品的质量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凸显,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好了,农民收入多了。以2012年为例,全市粮豆薯总产实现268.9亿斤,是2001年的3.2倍;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25.7亿元,是2001年的4.28倍,实现增加值254.6亿元,是2001年的4.25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97元,是2001年的4.9倍。”

  采访中,一位陈姓市民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绿博会让这个城市变了个样,13年前的齐齐哈尔,跟现在完全没法比;而且,不光是环境变美了,环境优化了,更主要的是人气旺盛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至今在齐齐哈尔,许多市民对首届绿博会的广告宣传词还记忆犹新:“绿博会要开了,咱得干干净净迎嘉宾!”

  13年间,在“绿博会”的带动下,杭州丝绸博览会、汽车展销会接踵而至,小商品交易会、重型机械装备展交会、乳业博览会、鹤文化艺术节、啤酒节等经贸盛会在齐齐哈尔市应运而生。绿博会为鹤城带来了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了商贸、餐饮等多种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任玉良说,绿博会还有两个显著的延伸效应。一是提升了齐齐哈尔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3年来,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和24个国家(地区)的6万多名中外客商前来参会参展,使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之都知名度越来越大,整体形象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市有8个县(市)区获得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17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齐齐哈尔市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等殊荣。二是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绿色食品的规模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吸纳,全市有近50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到二三产业;一些乡镇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以甘南县兴十四镇为例,该镇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收入大增,住宅楼、镇中学、医院、幼儿园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极大完善,先后吸纳周边1500户5000人入住该镇。目前,全市有10个乡镇被纳入省委省政府百镇工程。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