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同江保卫战纪实:鏖战同抚大堤
2013-09-02 15:13: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同江9月2日讯 (记者 陈显春) 入汛以来,黑、松两江洪水肆虐,同江当地干部群众与驰援的军警部队发起了保卫同江城的战役。

  56.06米!黑龙江超过保证水位2.06米!8月29日,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峰顶”正缓慢通过同江市。1日,黑、松两江同江段水位与前日比降了0.03米和0.02米。同江保卫战取得初步效果。

  东北网记者从8月29日开始,连续四日深入抗洪一线,记录了6700多名军警官兵鏖战同抚大堤的全过程。

人机赛跑。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齐心协力。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千钧一发。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莲花河险段危机四伏

  同抚大堤是同江城的屏障,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八岔段溃堤后,三村、街津口、莲花河左回水堤至八屯闸3段成为最险地段。

  8月28日的洪峰即将来临,莲花河口段正等待洪水检验。然而,形势急转直下。据同江市防汛指挥部简讯显示,从28日开始,风向由原来的西北风转为东北风,莲花河段正向东北风的迎水坡。29日,东北风风力继续加大,阵风高达5至6级。这里成了同江防汛最严重的区段。

  记者站在坝上远眺,坝里江面如湖,坝外长势茂盛的玉米、水稻丰收在望,还有40公里外经常向记者打探汛情的同江城百姓们的期盼。“我们是刘英俊英雄团,我们为英雄的第二故乡佳木斯市同江的父老乡亲保卫家园而来,我们不会让人民失望的。”正在指挥战士装卸沙土扛运沙袋的教导员徐慧掷地有声。

  事后记者在防汛简报上获悉,当天在莲花河口段发生了两次管涌和一次小面积滑坡。经1500名官兵连夜奋战,险情排除。


重担在肩。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堵漏排险。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脆弱的三村险段

  30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三村堤坝,在轰鸣的拖拉机声中,指挥员的喇叭也提高了分贝,“扛一个不行了,有扛两个的了,两个也不行了,王大个扛四个了••••••”

  记者仔细数了一下,有一个小战士肩上扛了五个沙袋,脚步依旧轻盈。“快走几步,注意脚下,都跑起来。”另一个指挥员的喇叭更响。

  这是森警大兴安岭支队、哈尔滨支队负责的一段险堤。森警黑龙江总队副总队长李连庭坐镇现场指挥,他说,我部执行任务地段是最危险的区域,8月27日三村后面一段大坝,经大风大浪侵袭出现裂痕,600多名战士,用了十多万个沙袋干了一夜将险情排除。这段堤防近日已发生了30多次管涌、渗漏险情。

  街津口码头抢运忙

  街津口临时码头是往莲花河口段运送沙袋最近的地方,由解放军某部69师导弹团与刘英俊团共同负责。

  8月31日中午,记者刚下车就听到了一阵“熬熬”的呐喊声。指挥连士官李伟介绍说,战士们又累又饿,虽然到了吃饭时间,但给养没到,活就不能停,用喊叫来激发斗志抵消疲劳。

  记者看到,街津口码头的小船和大型驳船,不知疲倦地来往着。码头上装船的战士们也开足马力,将沙袋从手中扔出准确飞入船舱。

  据了解,截止9月1日,69师共固坝护堤19.4公里,封堵管涌46处,排除各类险情70余起。

  9月2日早8时,记者从指挥部的汛情简报上看到,黑、松两江同江段水位与前日比均降了0.03米。连续两天下降,这表明洪峰已经顺利过境。水利专家曹伟征表示,下一个考验就是退水对同抚大堤的影响了。

  一场战役结束,另一场战斗又开始。洪水没有退去,同江军民抗战不止!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