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市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2013-09-11 09:05:56 来源:鸡西日报  作者:马怀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9月11日讯 9月5日,记者随同农业专家深入密山、鸡东粮食种植基地采访。一路上,看到五颜六色的广袤粮田,犹如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据市农技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农作物长势喜人,粮食丰收在望。

  早8点,农业专家顾玉奎来到密山市太平乡核心村水稻种植基地。一眼望去,大片金黄色的水稻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顾玉奎从稻田里,折下一个稻穗,认真查看稻穗粒数……他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稻穗籽粒饱满,已进入蜡熟期,这个稻穗有150粒,只有3个瘪粒,这是非常难得的,往年空瘪率都在5-10%,有的年份甚至超过20%,而今年平均不超过5%。

  9点,顾玉奎来到密山市水稻示范区,指着即将收获的水稻说,这里水稻田间管理非常到位,田间积水已排完,没有倒伏现象发生。他蹲在水稻池埂上,认真查看水稻穗粒数。“从水稻示范园区来看,长势很好。成熟度也比往年高,为高产打下了好的基础。”他解释道,“往年一个稻穗上,至少有5个瘪粒。所以说,水稻的空瘪率低是今年水稻增产一大亮点。”

  在鸡东县永安镇永平村玉米高产示范片,看到这里的玉米棒个头很大,长势喜人。据了解,鸡东县种了100万亩玉米,33万亩水稻,共建10个高产示范片。眼前的玉米示范片是其中一个,示范田由种业整体承包,进行规模经营、对比试验。顾玉奎介绍:“这块玉米地,采用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就是种两垄空一垄,垄上种双行,将三条垄的玉米苗并到两条垄上,留一条垄当通风道,还便于机械喷肥、收获。这项技术将使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

  顾玉奎说:“今天实地查看了水稻、玉米和大豆三种农作物,总的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苗全,这是今年三大农作物增产的一大特点;二是农作物的生育进程比正常年份要稍微提前;第三个特点是农作物籽粒饱满,特别是水稻空瘪率非常低。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今年农作物的高产基础,这在近二十几年里是很少有的。另外,从目前农作物长势来看,田间病虫害也比较轻,应该说是丰收在望。”他兴致勃勃地接着说:“今年,预计水稻平均亩产在1100斤左右,玉米平均亩产在1200斤以上,个别玉米地块1500斤也没什么问题,大豆平均亩产在350斤以上;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应该说都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粮食总产有望达到70亿斤;从农作物生育进程来看,如果早霜时间正常,全市绝大部分地块收成都没有问题。”

  今年的农业大丰收来之不易。针对去冬今春雨水多、低温等不利因素,全市上下集思广益,千方百计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首先调整了农作物品种。年初,指导农民选择中早熟品种,品种结构调整是今年高产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力推广水稻超早育苗技术,面积逐年扩大,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今年春天,温度比较低、雨水比较大,采用超早育苗技术尤为重要,作用凸显。另外,大田作物全部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很少出现粉籽、病害等现象,所以今年大田作物苗非常全,为粮食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了播种标准化,注重播种质量,推广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根据品种确定密度,注重播种深度,让种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出苗、生长;加强了田间管理,抓住农作物关键生育时期,有针对性地防治病虫害。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