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省对城镇建设、交通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作为承担经济监督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省审计厅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监督好政府投入的每一笔钱。对重大建设项目,采取超常规的跟踪审计方式,帮助政府节约投资,防止损失浪费。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保证了政府投入资金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让政府放心,给百姓信心。
“老百姓关注的事情,就是审计的重点!”
2009年以来,全省审计部门对230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了审计和审计调查,面对庞大的4418.9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审计资金总额,审计机关历尽艰辛,共查出主要问题资金558.62亿元,向各级政府和项目管理部门提出加强监督管理建议1135条,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更好地推动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重点产业”建设,保证维护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作用。
为了能够更具体形象地了解558亿的数字背后有着什么意义?记者选取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审计项目进行调查——重点公路建设“三年决战”项目审计,通过它来看看数据背后的故事。
“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政府投入有没有损失浪费?有没有因为设计不合理增加建设成本问题?工程项目有没有超概算情况?”审计人员解释:“从根本上来说,审计就是维护人民利益,这些老百姓关注的事情,也是审计的重点。”
既然要审计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绩效情况,第一个切入点当然就是单位的财务状况。通俗地说就是要调查清楚钱是从哪里来的,用到哪里去了。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大量的取证工作,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都需要逐项清点盘查,有时还需要对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或通过专家分析研究。 “审查财务只是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现场核实”。审计人员回想起审计情形有些感慨:“为核实隐蔽工程的填埋深度和材料质量的真实性,我们和施工单位人员一同坐进挖掘机挖斗中,下至地面以下四五米处测量取样;为核对摊铺沥青路面的数量和工程质量的真实性,在地面温度50多度的沥青摊铺施工现场核实数据、取样记录;为准确计算土工材料运距、核定材料品种,必须逐一看料场跑运距,每天五六百公里的车轮奔波已属平常。”
他们不是建筑师,办公室却堆满各式各样的图纸;他们不是测绘师,一把卷尺却伴随了他们审计全过程。2012年,省审计厅累计审计公路建设“三年决战”17项,审计金额219.01亿元,查出问题资金9.1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70条。审计结论落实后,为国家节省建设项目投资6433.66万元,归还被挪用建设资金500万元,纠正其他有问题资金84232万元。
“政府资金投到哪里,审计就审到哪里!”
机场建设资金有没有挪用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用没用到别处?这些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审计结果往往特别受关注。
“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项目,就是审计部门要做的工作。”省审计厅历来重视民生资金审计工作,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作为民生项目资金审计的目标。近些年通过对“三供两治”、“三棚一草”、县级医院建设项目等多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资金审计,审计资金263.2亿元,查出违规资金34.85亿元,节约国家建设资金2.13亿元。
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省审计厅对全省43个粮油仓储设施工程实施了竣工决算审计;以维护安全、完善管理、健全机制、保水兴农为目标,对全省40座小型水库、14座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和全省79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了审计;连续4年对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实施了审计。他们还加大重点产业项目、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对全省近年来重点推进的205项产业建设项目和科技、教育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审计和审计调查。还将我省援助四川剑阁县、新疆阿勒泰地区、西藏日喀则地区建设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每年常规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5年来累计派出审计人员403人,组成148个审计组奔赴援建地区实施审计。
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为此,每年都以交办的形式向审计机关提出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专项审计的要求。近年来,先后完成群力新城小区造价评审、抚远东极机场资金缺口情况审计、哈齐铁路客运专线征迁资金使用情况等多个政府领导交办审计项目,均获得了各方好评。
创新审计方法——贴身防守全过程跟踪审计
在谈到以往重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时,审计部门表示,在竣工决算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看不到项目招投标、施工以及设备材料进出、工程安装等具体过程,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等本应作为审计对象的东西作为审计依据。
由于项目建设的复杂性,使得在建设过程各个环节中存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种种“密切协作”,可以说是“步步荆棘、步步陷阱”。
如今不同了,在固定资产审计中,我省审计部门采取常规审计与跟踪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已由过去定期不定期的审计,发展到“驻场审计”。这种类似于体育比赛中“贴身防守”般的审计模式,使审计监督覆盖了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设计、变更、设备材料的进出、隐蔽工程等,直到工程款支付的全过程。
工程招投标、土地征用和拆迁、物资采购勿庸置疑都是政府投资项目中权力寻租多发环节。“以往竣工决算审计中无法看到的问题,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尽收眼底。也正是因为跟踪审计的这种‘贴身防守’功效,使得腐败没有了土壤。”审计人员表示,近年来,我省审计部门对一些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限长、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民生项目实施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把审计关口前移,及时纠错防弊,防止了一些倾向性问题的扩大和蔓延,提高了审计监督效益。公路建设“三年决战”项目,审计部门提前介入,三年来,审计监督与工程建设同频共振,从立项审批到竣工决算,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采取内业资料与外业现场审计相结合,图纸文件审计与施工记录审计相结合,财务资金审计与工程进度、材料用量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建设项目审计质量。
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的全新审计理念已经悄然树立,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审计成为“民生利益”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