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1日讯(刘福国 记者 印蕾) 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多条江河连续多次发生洪水,洪灾中,哈尔滨市依兰县团山子乡幸福村70%庄稼被淹绝产绝收,村民损失惨重。为帮助村民生产、生活自救,哈尔滨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到村头,鼓励、引导、安排受灾妇女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做到粮食绝产经济不绝收。
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向村民介绍用工信息。刘福国摄
金秋九月,北方的早稻已进入了收割季节。而当哈尔滨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一行数人乘车来到幸福村,映入众人眼帘的多是在水中淹没的玉米和已经枯死的水稻。
依兰县妇联主席张丽娜介绍说,受倭肯河洪水倒灌影响,幸福村70%庄稼被淹绝产绝收,村民损失严重,急需生产、生活自救。
哈尔滨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校长刘成泰看着惨状紧皱眉头,他告诉记者,按照市妇联统一要求,他们组织培训老师并准备了适应灾区妇女就业的岗位、项目,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到村里,目的就是鼓励、引导、安排受灾妇女走出家门、外出打工,进行临时性自救。
汽车驶进幸福村,早已等候在村部的灾区妇女群众热情地涌上来纷纷帮助拿资料、张贴用工信息。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马富春告诉记者,村里420多户家家受灾,最严重的是河边低洼地种植的300多晌水稻颗粒无收,村民损失惨重。现在他们也在积极想办法组织自救,村民听说市妇联来帮助灾后自救非常激动,早早就来等候了。
村部会议室很快坐满了村民,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教师刘秀清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今天进行的是引导式就业岗位培训,告诉大家如何找岗位、如何找工作。老师的话音刚落,村民们就着急地回应,“对,我们现在就是想找个活,短期内出去赚点钱解决一下今年的用钱慌”。村民周丽君担心自己出去了什么都不会干,刘成泰告诉她,学校已精心为她们准备了适应灾区妇女短期就业的岗位,可经过短期培训,从事月嫂、家政等工作。“只要不怕吃苦、出力,现在出去干活,春节前收入5000元钱还是有保证的。”刘成泰鼓励大家。
一个半小时的互动式培训激发了村民外出打工的热情,大家仔细查看用工岗位信息,逐个对比自己出去以后能做什么。村民李晓芳曾在大连做过保洁工作,当她看到某酒店需要有经验的保洁人员时,表示自己要去试试。对于村民外出打工的顾虑,刘成泰承诺,“大家进城打工,我们就是你们的娘家,娘家人永远是你们的后盾。灾区妇女姐妹找到我们,我们更要高看一眼、认真、热情接待。”
短短的一上午时间,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为幸福村进行了简单培训,并提供了162个用工岗位。哈尔滨市妇联副主席杨天悦告诉记者,近期内,她们还将深入到巴彦、通河、木兰等受灾严重地区,发挥妇联组织自身优势,帮助灾区妇女实现生产、生活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