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老人孩子上班族都赶来尝鲜儿 初乘地下铁快乐众生相
2013-09-27 08:46: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爽 刘首辰 刘旭 张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老两口兴奋地展示地铁车票。记者张大巍 李毅摄

  东北网9月27日讯 昨天10时30分,地铁站首次开门迎客,冰城的地铁生活就此开启。不久前还空旷的地铁站,冷清的自助售票机、检票口瞬间热闹起来。有人提前两小时到地铁站排队,只为第一时间体验;有新闻专业大学生组团采访,拿地铁“练手”;更多的人则是来开启他们的地铁新生活。

  82岁老人 也来过把地铁瘾

  9时,记者在黑大站看到了拿着最新交通手册的李玉忠。“我8点半就来了,就为了坐上头班车。这公交手册上有全市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67岁的李玉忠曾在其他城市坐过地铁,“坐咱自己的地铁,挺兴奋。”

  夏梦已经是第二次乘坐哈尔滨地铁,试运行时她就来尝过鲜。家住和兴路的她,从地铁开工第一天起就盼着地铁通车。她是名老知青,试乘后曾在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写了篇关于哈尔滨地铁的文章,现在已经有了好多粉丝。如今地铁正式开通,她准备把自己拍的照片都发到网上,让粉丝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哈尔滨地铁的美。

  时间一到,地铁站门向市民敞开。82岁的贾长顺老人随着人流一起“冲进”地铁站。“我没坐过飞机,也没坐过高铁,像地铁这样的交通工具这辈子也是头一回坐!”

  大学生 组团“采访”地铁通车

  黑龙江大学新闻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们昨天组团来坐地铁,他们的目的很特别——完成“作业”。“地铁通车第一天,老师布置我们采访乘地铁的市民,听听他们的感受。”第一次采访,学生张德慧显得有些兴奋。

  虽然还未成为记者,但学生们准备得很充分,张德慧全班90名学生,分成三组到三个车站采访。“是第一次坐地铁吗?”“感受怎么样?”“地铁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方便?”……采访问题有模有样。让他们更兴奋的也许不是采访,而是地铁本身。他们大多没坐过地铁,采着采着就忘了作业是采访市民,转而采访起工作人员,恨不得把螺丝是哪来的都弄个明白。

  老大娘 把地铁摸得门儿清

  72岁的陈大娘从容地刷完公交IC卡,轻松地进入车站,“这边是哈东站,那哈南站就是这边。”没用人引导,陈大娘顺利地找到了回家的车。陈大娘家在“九三五”附近,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每天要到西大桥附近做理疗,“以前坐公交车,太慢了,现在方便多了。”跟大部分有点发懵的乘客不同,陈大娘把地铁这点儿事摸得门儿清,地铁每天的运营时间,有哪些站点,甚至老年卡咋享优惠,她全知道。

  在哈工大站,马秀英大娘和老伴正等待进站,他们准备先坐到终点看看,再去服装城逛逛。听说以后早6点就能坐上地铁了,马大娘特高兴,“以后出门就坐地铁了。”

  上班族 以后能回家吃午饭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地铁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市民杨宝学说,地铁1号线简直就是他的“专车”,从此每天上班可以不用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了。

  杨宝学家在工程大学附近,公司在七政街。以前上下班只能坐104路公汽,“快时一个小时,周一到周五早晚高峰,道上要是出点小事故,基本就得一个半小时。”

  中午,杨宝学实验了一下,从西大桥站到工程大学站,刚好10分钟,“算上等车和走路的时间,来回也就半个多小时,以后就回家吃午饭了,单位旁边的盒饭早吃腻了。”

  杨宝学的父母给他买的新房在征跃小区,就在地铁哈南站附近,结婚后上班依然方便,“逛街可以去松雷、远大,看电影吃饭可以去凯德,有这么个1号线,啥都不用愁了!”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哈尔滨地铁新闻报道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