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28日讯 这是龙江绿色食品企业的展示台,也是龙江绿色食品企业的大聚会。2013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不但吸引了众多生产企业及2000多名省内外专业采购商,也吸引了我省18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他们在34个展位摆开擂台展风采,争相晒出产品线,在与绿色食品企业零距离接触中寻商机。
金融机构各显神通
说到支持绿色食品产业,龙江银行展台前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支持绿色食品企业,我行在‘细’字上下功夫。提供金融服务前,组织专业团队就新型经济组织现状、土地流转与融资担保、乳业产业链上游建设、农垦区域经济发展等有关问题深入调研,根据实际需求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借助国际先进的农业金融技术,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效进行客户细分,制定对应的金融服务方案。我行的‘惠农链’农业供应链系列特色产品已多达12款。如果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在产品体系里,我们还能量身定做。”
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省农村信用社也首当其冲。在农信社展台前,一些企业与信贷员相谈甚欢。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支持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农信社创新研发了丰富的信贷产品,如“丰收时贷”、“种粮大户贷款”、“粮食补贴质押贷款”、“农机接力贷”等,系列涉农信贷产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效破解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资金需求难题。
想“走出去”的企业,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可以显身手:该行能提供资信调查、保函保理、国际结算、国内结算、贸易融资等进出口环节全过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还有功课要做
记者从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8月末,全省绿色食品产业贷款余额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5.75%,较年初新增20.8亿元,同比多增11.3亿元;绿色食品产业贷款占全省涉农贷款余额的8.5%,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为推动我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向食品产业大省转变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虽然我省绿色食品产业信贷投放量不断增加,信贷产品不断丰富,但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足,难以满足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张会元分析认为,具体体现在:对绿色食品产业的信贷投放总量不大,仅占涉农贷款余额的8.5%;真正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各类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不多,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缓慢,企业仍过度依赖间接融资。
多措并举为“龙江绿”找“钱”
我省有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它应成为创富我省人民的雄厚资产,而要实现这一过程,资金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张会元看来,此次绿色食品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人民银行将加大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对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搭建针对省、市重点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企业的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我省更多的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及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刘长旭则认为,我省还要强化对绿色食品产业相关企业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努力培育和扶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以扶持省内更多知名品牌发展壮大,为推动我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向食品产业大省转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