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医大肿瘤医院内八科真情奉献病人第一
2013-09-30 11:27: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30日讯 题:全省青年文明号“优环境、助发展”系列报道之二:哈医大肿瘤医院内八科真情奉献病人第一

  记者 杨禹

  “护士,换药”,随着一声呼唤,孙志玲小跑到病房,为患者换药,每天这样的工作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内八科一共有20个病房,每天接待约150名病人。护士长王茜拿出一张图片调侃自己,“每个护士都希望自己有N只手”。

护士正在配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八科创科于2006年。科室现有医生13人,护士14人,博士及以上以上学历11人(含在读博士),4人具有国外学习和进修的经历。

  内八科全体医护人员围绕“病人第一”的原则,按照“青年文明号”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创建实施细则和工作岗位职责,通过制度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个基本医德落实到工作的每个方面。

  护士“收礼”野鸡变鸡汤

  现在很多人都坚信医护人员一定会收受红包等礼物,护士长王茜给记者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农村来的病人,给我送了一只活“野鸡”,这可把我难坏了。科里有规定不能收病人任何形式的礼物,但是这家人从农村来,也不能在病房里养只鸡。转念一想,我决定带着这只野鸡回家。先是去菜市场找人帮忙给鸡收拾干净,然后我按照从网上下载的炖鸡汤的菜谱,边学边做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带着一桶鸡汤上班了。病人看见这桶鸡汤的时候先是一愣,问这是啥?我说’就是昨天的那只鸡呀。正好你身体不好,需要补养,我给你炖好了’。”

医护人员研究病情。

  在全省青年文明号“优环境助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内八科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在工作场所张贴服务标准,给病人展示了青年文明号集体的精神风貌,塑造了优秀形象。“把方便让给病人、把实惠送给病人、把温馨留给病人、把爱心献给病人”作为服务理念,不单优化了服务环境,简化了服务程序,而且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细节服务,感动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肯定。

  “每一个病人都是熟人和老友”

  护士长王茜告诉记者,“一般来内八科的病人都是“熟人”和老友。短的1、2个月来一次,长的半年左右来一次。这里的病人大都是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化疗或者放疗,慢慢的大家就熟悉了,像朋友一般。如果长时间没看见某个人就会隐隐的担心,是不是病情加重了?要是过了好久看见一个人,有时候还会些许高兴,那说明他维持的很好,还活着。在这里工作久了,心态越来越好了,觉得幸福就是活着,有时候遇见同龄的患者会惋惜,会心疼。病人走了,会偷偷流泪。

护士调侃自己的图片。

  肿瘤内科的服务对象是身患绝症的肿瘤患者,是病人中的特殊群体,因此要求每位医疗人员理解肿瘤病人对于疾病的紧张焦虑和面对死亡的恐惧感。采访中,王茜笑着告诉记者,她俨然成了科室的“知心姐姐”,专为同事和病人“疗伤”。

  王茜对记者说,我们从来不以床号来称呼病人。有一位退休老教师在住院期间,我们一直称他“王老师”。王老师非常高兴地说:“你们很尊重我,我在其他医院治疗,有些护士直呼我姓名或者床号,感觉很不舒服。”后来他还特意写了一封表扬信。

  微笑服务、人文关怀,使病人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会亲人般的体贴与关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燃起对生命的渴望。内八科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患者回访活动、积极组织、主动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卫生行风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五项措施,提升了社会满意度。


 

  练就过硬本领帮病人减轻痛苦

  内八科的病人涉及多个学科的疾病,而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时时更新所学的知识。内八科坚持以“青年文明号”的标准提升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科室制定了学习计划:每月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业务学习;每个季度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还定期派出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方式,减少反复手术治疗的病痛,更可以减少患者的费用。2013年科内引进多学科综合协作组(MDT)会诊、提高对各种常见病、危重及疑难病的诊断治水平。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0期会诊,约有100余名患者受益,值得一提的是,科室目前对患者的(MDT)会诊是完全免费的。

  俗话说得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就是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它要求护理人员首先要具有过硬的护理技术。内八科的病人由于长期输液,血管已经“千疮百孔”,不像外科的病人,血管那么好找,那么好扎针,这样对护士技术的要求就相对提高。科里的护士们闲暇时就互相询问打针的技巧,怎么能一针就成功。在全省青年文明号“优环境助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抢救技术考核,要求护理操作人人过关,全科人员练就过硬的本领。

  当前的肿瘤治疗已发展成为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要求肿瘤防治工作者之间加强协作,在保障医疗安全、“有创新性才能有生命力”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探索和研究,内八科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品、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经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内八科在发展中壮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2009年获得卫生厅“青年文明号”称号。满怀着爱心、热心和耐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八科在黑龙江省医疗系统树立起“青年文明号”的楷模典范。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