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日讯 当我国南方城市还是一片秋日暖阳美景时,黑龙江的绿皮车已经燃煤焚火供暖,以温暖的“流动之家”保障旅客假期之行。
9月30日4时58分,加格达奇开往韩家园子的6959次列车徐徐开出。杨喜泰老人一进入车厢,就脱下了厚厚的棉服,连声说:“车厢内真暖和呀。”当地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5摄氏度,车厢的温度计显示为21摄氏度。
进入9月中旬,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市北部地区气温骤降,加格达奇、漠河、满归等地最低气温全部降至冰点以下。自9月15日起,地处我国路网最北端的哈尔滨铁路局相继在驶往古莲、满洲里、乌伊岭、满归等高寒地区的20趟绿皮车上焚火,通过燃煤烧锅炉的方式供暖。
为保证车厢温度达到16摄氏度以上,从8月份起,哈尔滨铁路局陆续对配属客车进行防寒整修,重点加大了绿皮车锅炉、循环电泵检修及水管路清洗等工作。同时,将车窗全部用胶带密封,更换了车门防风胶皮,减少散热,配齐烧锅炉用具。
据了解,车身涂装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绿皮车,曾是我国旅客列车的代名词,但随着铁路的大提速和车辆的不断更新换代,这种车型老旧、运行周期长故障率高、冬季依靠烧煤取暖的车型逐渐在干线路网中被淘汰,但因其价格较新型空调车低廉许多,仍在支线、短途以及慢车等行程中广泛使用。地处我国最北高寒禁区、拥有绿皮车数量最多的哈尔滨铁路局,每年要针对车辆保温、冬季行驶安全等细节开展工作,防止绿皮车变成“流动冰箱”。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