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日讯(记者 李倩) 黑龙江省气象台10月1日发布寒潮﹑霜冻蓝色预警信号,黑龙江省农委的农业专家提醒农民,要做好霜冻的预防,对棚室生产要根据情况及时覆盖保温防寒设备,对发生早霜危害的玉米、大豆和其它经济作物,要本着不下酷霜不动镰的原则,适时晚收,促进后熟,脱水提质。
据气象部门10月1日预测,预计随后的48小时内大兴安岭、黑河、伊春、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地区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平均风力可达4-5级以上。10月3日、4日凌晨黑龙江全省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出现霜冻。
农业专家提醒,做好早霜防范工作,能有效减轻早霜危害。为此要强化人工防霜,确保烟熏等措施落实到位。利用柴草点火烟熏是预防秋早霜的有效办法。要提早准备各种可燃物,密切注意和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对晚熟品种地块和低洼地块,采取上风口大面积放置谷壳、玉米秸秆、杂草等点燃的方式,进行烟熏人工防霜,改变局部的环境条件,确保预防效果。
对部分贪青晚熟地块继续采取作物促早熟措施,增强作物抗逆、抗寒能力,确保作物安全度过初霜期。玉米要采用除掉空秆植株、站秆扒皮晾晒等办法促进早熟。对棚室生产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覆盖保温防寒设备,保证棚室生产安全。即使叶片受冻失去功能,根茎储存的养分还可向籽粒传送,提高产量和品质。发生早霜危害的玉米、大豆和其它经济作物,要本着不下酷霜不动镰的原则,适时晚收,促进后熟,脱水提质。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