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日讯(记者 王蕊) 8月7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打破了延寿县寿山乡的宁静,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席卷了该乡所有村庄、田地、道路和庄稼。
望着宽敞明亮的彩钢房,长志村二龙屯村民计贵全(右一)感慨万千
暴雨无情人有情。在那场暴雨中,在随后的抗灾自救中,哈尔滨市延寿县寿山乡党委政府快速反应、沉着应对,鼎力救助灾民;全乡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挺起不屈的脊梁,咬紧牙关,甩开膀子,与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抗争,处处涌动着感人的暖流……
党员干部成为抗灾自救的“主心骨”
国庆刚至,记者来到被暴雨袭击后的寿山乡,二龙水库和尚义水库那绵延数里、早已被暴雨冲得残破不堪的编织袋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刚刚经历过洪水的洗礼。
据寿山乡副乡长王兴赋介绍,该乡所辖寿山村、长志村、双志村、宝山村、双星村、三星村等6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地遭灾。据初步统计,此次强降雨共造成农户6间房屋倒塌、87户村民房屋严重受损、25座桥涵和71公里水渠被毁、17公里道路严重损毁、近2万亩农作物受灾、300多名群众转移……全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余万元。
寿山乡共产学员突出队正在抢修水毁桥涵
虽然遭受着特大暴雨的袭击,但挡不住党和政府温暖的传递。
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面对肆虐的暴雨,寿山乡党政领导披挂上阵,靠前指挥,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合全县开展的“党员先锋岗”活动,组织党员先锋岗、团员先锋岗、妇女先锋岗、民兵先锋岗和广大干部,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灾情发生后,寿山乡党委立即召开紧急工作会议,迅速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共准备沙袋5万个,铁丝200捆,铲车2台,钩机2台,全面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并成立灾后自救领导小组,实行包村干部责任制,乡防汛办坚持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时刻与村里保持沟通联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时,组建了共产党员突击队、民兵预备役抢险队和共青团、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全乡干群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田间地头、建筑工地、村屯路口随处可见党旗飘扬的感人场景。
乡党委书记寇金森亲自组织200多名党员抢修受灾严重的长志村和双志村出行道路16公里,指挥水库泄洪520万立方米,及时解决了83户居民出行难问题;乡长王浩军每天都带领救援人员到受灾严重的大河东屯、二龙屯、民兴上沟屯、新村屯等地现场查看,指挥调度,抢险救灾。
副乡长王兴赋冒着滂沱大雨,不顾个人安危,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直到深夜12点所有受灾人员安全转移后,他才露出了放心的微笑。
军人出身的副乡长岳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革命军人的雷厉风行,连续半月坚持驻守在灾情一线,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曾吃过一顿可心饭,抛下患病的父母,恪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长志村委会主任徐敬国和村团支部书记徐瑞冬带领20多名党员和村民,仅用30分钟的时间就筑成一条30多米长的河坝,确保了长志村下游其它村屯1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难之处显身手。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先锋岗的身影……党员干部成了抗灾自救的“主心骨”,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新时期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新篇章。
寿山乡民兵预备役抢险队正在运输沙石为受灾村民修筑便桥
“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延寿县寿山乡遭灾的消息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
县直机关工委号召全体党员为受灾群众捐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全体县级领导纷纷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爱心捐款活动,向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仅十几分钟,300多名党员干部就为寿山乡受灾群众捐款3.4万元。
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20万元,县民政局紧急申请调运了50套被褥和3顶帐篷,安置受灾群众。县国土资源局出资30万元,为寿山乡爱林屯至赵金沟屯修建6公里沙石路一条、桥涵2座。物价局捐助10万元、交通局捐助10万元、寿山乡党员干部自发捐款1万元……
三星村召开全体村民会议一边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一边号召群众出工出劳抓紧开展生产自救,130多名村民还主动修复水毁路面2600延长米。双志村、长志村和宝山村将村部办公室和部分学校教室腾出,为转移群众提供临时住所……
在双志村村部安置点,村民宗玉贵向记者介绍说,这段时间,负责安置点生活起居的乡村干部恨不得把饭都送到了百姓的嘴里,大到被褥和御寒衣物,小到一片药,领导们想得比自己都周到,还有村医随时提供医疗服务。
看到记者来采访,村民计贵合邀请记者去自己家看一看。“如今洪水退了,虽然我家的6亩多地基本绝产,但我们不能啥都靠政府,一定要想办法生产自救。现在我老伴已经出去打工了,留下我自己处理家事,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目前,全乡已投入资金460多万元,修复道路50公里、桥涵3座、新建便桥2座、重建房屋54户。救灾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救灾物资已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灾民基本生活有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