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6日讯 (记者 顾硕) 2013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施行,共计10章、112条的法律条款犹如利剑出鞘,对我国繁荣而又颇为混沌的旅游市场进行全新的洗牌。正值十一黄金周,作为具有北国风光特色的黑龙江省在这场旅游业的变革中,全面接受《旅游法》的各项考量,以乐观、积极的姿态顺势而行。
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材料。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旅行社改变打法廉价不再是卖点
6日,记者在哈尔滨天睿旅行社看到,这里较十一前比,生意明显冷清许多。谈及原因,经理曹丽华分析,《旅游法》明确规定,旅行社禁止通过强制购物和另行付费等来收取回扣,可随之带来的便是价格的普通上涨,这就需要游客对此有个认知过程,许多游客现在还呈观望状态。曹丽华说,《旅游法》的出台,已经告别了低价低质的血拼时代,廉价不再是卖点。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是抓紧时间学习新法,把规则吃透,加强和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一起来了解旅游法,扩大宣传,改变打法,多多为旅客提供精品团,在优胜劣汰的战役中生存。
商业街区、景区游人爆满。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相关人士表示,新法的实施,短期来讲是对旅游行业的一个遏制,但从长远意义来讲,它更是促使企业在规范中成长,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游客热衷省内游近郊游、自驾游成热点
与冷清的省外游相比,省内游在黄金周期间唱主角,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品质游成为黑龙江省游客今年国庆出游热点。
小朋友骑在父亲肩上,高兴地看着四周。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哈尔滨启动了第2届中国•哈尔滨五花山赏秋节,黄金周开始后迎来了游客赏秋游的人流高峰,带动了乡村休闲体验游、农家乐、渔家乐的发展,拉动了周边旅游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增长;牡丹江市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和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各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据调查,黄金周期间,牡市八成以上的有车族将会选择驾车短途旅游,而在外地来牡游客中,自驾车旅游者将占到四成以上的比例;伊春市推出了《家乡人家乡情家乡游》优惠政策,本地居民探亲访友、游览家乡美景意愿明显增强。
仅10月1——2日,哈尔滨太阳岛接待游客31000人次,二龙山风景区接待游客5600人次,牡丹江威虎山影视城5820人次,佳木斯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达5000多人次,鸡西兴凯湖景区接待游客5000人次……大量的数据显示,今年的黑龙江省"十•一"黄金周将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双丰收。
争当文明游客省内旅游实现零投诉
《旅游法》的施行,不仅对“零负团费”、强迫消费、无证经营旅游等重拳出击,在对游客文明出游方面,也起到了规范和倡导作用。
为加强文明旅游的教育引导,哈尔滨旅游局开展旅游法宣传,在公园景区摆放文明旅游宣传材料,提示游客文明旅游,及时提醒劝阻不文明旅游行为,如随意攀折树枝,在景区景点建筑和古迹乱刻乱画,乱丢杂物或垃圾,随地小大便及随处吸烟等。
游客张女士说,《旅游法》的施行很及时,我们要普及文明旅游知识,注重社会公德,做文明旅游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争当文明游客。
为了让游客在黑龙江度过一个愉快的“十•一”黄金周,各旅游景区纷纷在服务、环境、设施、管理等环节力争做到让游客满意。省旅游局领导带队,对重点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进行了督查。据黑龙江省旅游服务热线12301工作人员介绍,黄金周期间,黑龙江省内旅游投诉率为零。
《旅游法》的施行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里程碑,它是众望所归,更是大势所趋。相信不久,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础上,“旅有所乐”的增加会成为又一重要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