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本月1日起,购买家用汽车就像买家电一样,可以享受“包修、包换、包退”的政策了。这样一个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新政,让很多汽车品牌经销商认为车市即将呈现爆发的销售态势。然而,记者连日走访一些品牌汽车4S店了解到,“三包”新政的实施,并未对冰城车市起到打“兴奋剂”的作用。
长假迎新政
消费者反应不大
长假期间,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品牌汽车4S店发现,“汽车三包”政策并未给它们带来销量上的增长。“按照我们的预计,‘三包’政策实施后,会对车市起到不小的刺激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基本没影响。”黑龙江龙海汽车销售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王秋实告诉记者,“三包”新政加“十一”长假并未产生叠加效应,该店销量和去年“十一”差不多,顾客也少有主动问询的。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福特、起亚、一汽大众等部分品牌4S店。大部分4S店都预测“三包”所带来的市场巨大,纷纷在9月份提前提供“汽车三包”服务,但是,此举所带来的作用甚微。
“其实,早在八九月份时,许多经销商就已实行‘汽车三包’了,那时候基本上都是作为促销政策实施的。因此,现在可以说是把利好提前透支了。”正在选车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节能补贴”抢风头
价格仍主导市场
另外,记者了解到,此前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已于9月30日停止,而新一轮的补贴政策我市暂未实施。这意味着我市消费者在10月1日后购买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将暂时无法享受3000元的节能补贴。于是,一些消费者在“十一”前迅速出手购车。
“买台小排量汽车,能给3000元的补贴,这是多合适的事,得趁早买。”采访中,一位搭上补贴末班车的消费者说。据黑龙江省美中福特汽车4S店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份该店销量同比去年增加50%,主要是受节能补贴政策即将结束影响。
王秋实表示,如今消费者选购车辆,仍以价格为第一考虑因素。“以全新捷达为例,配置、操控、外观、质量、舒适度、耗油量等指标都比老捷达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因为价格比老捷达高了近一万元,使新捷达的销量暂时低于预期。”
一些汽车销售商也表示,消费者购车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性能等因素,只有不到三成的消费者会问到“三包”政策。
“三包”后更放心
低档车型找到卖点
目前,部分经销商已将“汽车三包”作为低端车型的卖点之一。记者在一款中低档新车广告上看到,在显眼位置印有“购车可提前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等字眼。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由于竞争激烈,为了提升业绩,他们早就开始执行“汽车三包”政策了。
而一些主打中高端市场的经销商认为,只要自身质量过硬,即使实施“三包”,也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让消费者购车更加放心。一位销售人员表示:“我们的产品本身质量就好,而且,在国家出台政策之前就有很完善的售后服务了。”
“政策刚刚实施,肯定需要一个过渡期,那时来的利好才会显现出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三包”实施后,各厂家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将更加小心,汽车的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旦所销售的汽车因为质量问题符合退车条件,那么无论该车行驶了多少公里,都变成了二手车,即使更换了零件也不再是新车,这对经销商和厂家都是不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