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元素鱼皮画走俏海外(组图)
2013-10-11 09:04:43 来源:大庆网  作者:王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鱼皮画作者王祖娥正在创作。

  东北网10月10日讯 近日,大庆市鱼皮画艺人王祖娥的《吉祥龙》,以其吉祥的图案、精美的粘贴、半浮雕式工艺,受到了国外友人的喜爱,远销法国。以往100元一幅都无人问津的画作,却卖出了2000多元。随后,她的《龙腾图》又以近万元的高价销往哈尔滨,价格翻了几番,轰动大庆文化圈儿。国外友人也连连称赞“这是一种最原始、纯手工的艺术,非常值得收藏。”

  其实,在此之前,就有来自美国、日本、苏丹等地的国外文化企业交流者和旅游者,把鱼皮画作为特色民族工艺品购买和收藏,仅我市裁春堂剪纸艺术工作室每年就有500多幅远销国外,其中以大庆元素的鱼皮画为主。

  据了解,鱼皮画是赫哲族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我市艺术家们大胆创新,将民族手工艺与大庆元素结合,创造了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使鱼皮画成为大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受到市民乃至国外游客的喜爱。

 
《美丽大庆》
 
《石油之星》

  以民间艺术彰显大庆元素

  “鱼皮画在大庆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并远销海外,关键在于我市艺术家将民族手工艺与大庆元素结合,创作出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赋予鱼皮画新的涵义。”我市著名剪纸艺术家葛涛介绍说。葛涛,在原始剪纸的基础上,创制了鱼皮镂空画,表现大庆的磕头机、松基三井、湿地等特色元素。他的鱼皮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哈洽会展销,远销欧美国家。

  而王祖娥也以大庆的特色建筑“石油之星”、“石油之光”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大庆色彩的作品,为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获得了颇多好评和认可。她的作品《吉祥龙》、《金龙腾飞》、《连年有余》和《石油之星》入选“大庆元素2013文化旅游精品选集”之大庆艺术名家作品选,作品《连年有余》出口欧洲。


  据我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延山介绍,在我市肇源县皮革工业园区里还有一家名叫“渔人传奇”的鱼皮制造工厂,生产鱼皮皮包、饰品、工艺画等产品,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较为规范化的鱼皮制造厂,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大市场。

  让鱼皮文化在大庆扎根并发扬光大,不仅需要大庆特色的作品,还需要有更多的大庆人加入到文化传播者的行列。为此,王祖娥和葛涛纷纷开班授课,免费传授鱼皮画文化与制作方法。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近300个学员,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只有12岁,坚持下来的学员都已能独立作画。

 
《猛犸象》
 
《鱼皮衣》

   从一种文化到一种产业

  “一张张大马哈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细腻的刀刻,变成一幅幅画作。把这些精美画作打造成大庆特色旅游产品,或发展成一种产业,既传承了民间艺术又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间。”刘延山说,当前,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的价格一路走高。就一幅小小的鱼皮画来说,成本造价不过五六十元左右,经过精心加工制作后,就能以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价售出。将这一民间艺术发展成文化产业,实现从艺术设计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可以为建设文化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成产业,需要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等因素,而这些要素,大庆恰恰都已经具备。

  一方面,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固的鱼皮文化传承人群体,他们既继承了鱼皮制作的传统工艺,又在实践中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创新和提高,目前已成为发展鱼皮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大庆具有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因水而兴的大庆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的美誉,大马哈鱼、胖头鱼、鲤鱼等冷水鱼资源丰富,它们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多种多样、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构成的画面色彩斑斓,风格古朴粗犷,意境深沉幽远,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正因如此,鱼皮画成为独有的艺术品,具有突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

  “还有一个契机,鱼皮画入选‘大庆元素2013文化旅游精品选集’,鱼皮画、鱼皮饰品、鱼皮衣服等工艺品将以其鲜明的大庆特色,精美的工艺制作,有望成为代表性旅游纪念品,并打入国际市场。”对我市发展鱼皮文化产业,葛涛充满着信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