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讯 10日上午,一场大雾突袭市区,很多伴随着闹钟醒来的人们,因为习惯了之前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看着灰蒙蒙的天,都不太相信已经到了上班时间。
所以,一大早便有市民致电晚报询问:“这种天气是不是雾霾?”“不是说要下雨吗?怎么会起大雾?”
针对市民心中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天气科工作人员和高新公安分局民警,在解析天气的同时,提醒市民在这种天气下驾车出行,该注意哪些问题。
气象局释疑昨日天气并非霾
家住萨尔图区万宝小区的刘女士,怀孕3个多月了,昨天早晨一起床,就接到亲属、朋友不断打来的关怀电话。
刘女士说:“亲戚朋友都说这是雾霾天,劝我不要出门了,就算出去,也要把防护措施搞好。我想问问你们,真有这个必要吗?外面真的是雾霾吗?”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天气科。市气象局天气科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夜间温度高,冷空气活动偏少,再加上湿度大、风力小,水汽在大气层中积聚,就产生了雾天。这种天气只是雾,并非霾,市民对此不用恐慌。
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冷空气快速进入我市上空,所以很快会出现降水天气。降水过后,气温会有较大波动,市民近期要多关注天气预报,适当增减衣物,防止因着凉而感冒。
民警提醒能见度低别忘开雾灯
雾天能见度低,市民在驾车出行方面该注意啥?记者采访了高新公安分局的李警官。
李警官介绍,无论是在雾天还是在雨天,视觉的能见度与晴朗天气相比都大打折扣,车祸发生可能性增大,所以司机朋友在这种天气下驾车出行,要特别注意。
李警官提醒广大司机,在雾天行驶时,一定要打开雾灯和双闪,不要开远光灯,更要注意保持前后车的安全距离。一旦前方发生事故,能留出足够处置车辆的时间和距离,并保持头脑冷静。在无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急刹车。
随着天气渐渐转冷,驾车时如遇到下雨的情况,前后风挡玻璃很可能出现霜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这时,针对前风挡玻璃的霜,可以开冷气将其吹开,而对于后风挡玻璃的霜,可以开启玻璃加热器除霜。
为防止车辆打滑,在雨中驾车的时速保持在30至40公里即可,不能强行借道超车,以免发生翻车事故。
天气小常识霾的颜色发黄
关于雾与霾的区别,记者了解到,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的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