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3日讯 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有偿补课问题,我省各级教育和纠风部门下大气力进行治理,通过制度约束、明查暗访等方式,严厉查处违规办班补课行为,还教育一片洁净天空。在去年查处违规问题45个、处分责任人员51人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专项行动,清理违规出租出借场地6处,取缔无资质办学点(班)285个,限期整改民办学校76所,吊销办学许可证的文化补习学校9所,处理在职教师45名,追究党政纪处分的学校领导干部10名。
曾经盛刮一时的“补课风”,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教育公平,破坏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败坏了师德师风,使部分教师把岗位当成谋利工具,把知识当成商品出卖,淡化职责,办班补课收费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据群众反映,有的教师课堂上故意快讲、略讲或不讲,然后课下办班补课,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补课。更有甚者,对不去补课的学生,讽刺挖苦、调座位、变相体罚等等。还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其他教师、其他辅导班从中提取好处。据调查反映,一般的辅导班假期补课每生每月收费通常在600~700元左右,所谓名师辅导收费标准更高。办班补课收入是教师正常工资收入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补课教师能获得暴利,未补课教师与其相比收入差距悬殊,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忠于职守教师的积极性。
为严肃整治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行为,近年来,省教育厅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治理。成立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合理配置师资力量,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制定和下发文件,禁止公办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跨学区招生,建立和完善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处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在开展“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专项治理时,采取公布举报电话和不事先通知、不规定时间、不规定路线的暗访方式对违规学校、教师进行查处。
自去年下半年起,省教育厅组织13个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查找梳理违规有偿补课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研究提出深入治理的对策,形成并向教育部提交了《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问题调研报告》。今年以来,根据全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教育厅自暑期开始,集中开展治理违规有偿补课专项行动。按照专项行动的统一安排和总体要求,省教育厅组成6个检查组,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集中力量查处了3所民办教育机构的违规行为。哈尔滨市教育局成立工作组,坚持定点检查和巡查暗访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严格实施责任追究。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向每名学生家长发出一封《公开信》,邀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专项治理,并对全市96所学校开展了专项检查。牡丹江市教育局开展“接地气、连民心,满意在教育”活动,把全市划分为十二个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名师公益大讲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远离课外补习。双鸭山市教育局会同市纠风办将治理“在职教师和学校办班补课”通告在市电视台滚动播出,会同公安、综合执法、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形成严打威慑态势。
针对专项行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省教育厅及时印发《关于集中整改行风建设中两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全面整改违规出租出借教室场地问题,全面清理整顿社会办学机构。佳木斯市教育局发挥民间组织监督职能,指导民办教育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大庆市教育局集中检查136个办学点,对不符合资质的一律取缔。鸡西市教育局严把审批关并坚持年检评估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各类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有力地打击了非法办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