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六突出、六强化”,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中共佳木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赫贵涛
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了新概括、新描绘、新定位、新部署,开启了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征程。为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佳木斯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提出了“六突出、六强化”的工作措施,努力形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突出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激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讲了“三个事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王宪魁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我省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强调的“四个深刻领会”,诠释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基层宣传工作者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政治坚定,增强应激力,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紧跟大局、大势、大事,树立新理念,把握新要求,探索新规律,开创新局面,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此,我们将学习宣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工作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组织召开专门会议、中心组学习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把省委的重要决策、重要精神传达到全市各级党委和干部群众中,用会议精神统领全市干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形成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巩固“两个基础”,抓好理想信念和现实目标教育,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凝聚力
实现巩固“两个基础”,树立干部群众的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重点开展好“两个”教育活动。一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组织专题报告会、“送理论下基层”和“身边事大道理”理论宣讲活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和农村,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三个自信”。二是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按照“筑梦龙江”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要求,以“做有梦想有追求的佳木斯人”为主题,开展“共筑三江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传、坚定信念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教育,在共建共享中强化群众认知认同,坚定信仰信念,同心共筑中国梦。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精神和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理论研讨和应用性研究,推出一批有说服力、对实践有指导和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
三、突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抓好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向心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搞好新闻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宣传改革发展建设的新成效,做好重大主题、政策解读、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工作,特别是要搞好“突出四大优势,全面完成九大战略任务”的宣传活动,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改革发展稳定正能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利用城市“四大”节会、重大活动等,展示我市良好形象。二是搞好热点引导。围绕市政府解决居民回迁等有关民生热点问题,对医疗、教育、信访、反腐、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社会热点,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抢占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三是加强阵地管理,重点对“两报两台两刊”等阵地管理,建立完善新闻例会制度及加强新闻稿件阅评制度等,确保导向正确;对各类报告会、研讨会及民办社科机构强化管理,杜绝不良思潮传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四是加强网络管理。加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支持和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办好佳木斯政府网站,依法加强对市属机关、学校、社区等网站进行网上舆论生态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引导,对网络上的错误观点和有害言论,组织力量进行批驳和斗争,把握主基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壮大网上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
四、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感召力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重点开展以“美德阳光建设工程”为牵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寻访身边的感动”、道德模范评选、第九届“十佳公仆”评选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典型宣传教育;以“我们的节日·文明之约”、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内容,开展市民素质提升教育;以“教育、评议、引导、治理”等为重点,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对窗口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场所治理,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的问题。
五、突出推动文化为民惠民,抓好体制改革、产业提升,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竞争力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改革创新。推进市直专业剧团改革和“两报两台”的改革。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着力做好市直专业剧团转企改制“四团合一”,组建佳木斯演艺公司;加快《佳木斯日报》改革步伐,对非时政类报刊《三江晚报》,全面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经营。推进广播电视台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达到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二是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佳木斯黑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优势,加大抗联、赫哲和知青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推出一批具有佳木斯特色的文艺精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搞好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在全市各地举办以“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三江之声”广场文化优秀节目巡演活动,不断满足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按照规划一批、扶持一批、转制一批、催生一批的思路,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抓好文化项目的谋划、立项和招商工作,推进列入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12个项目落地实施;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出版印刷业、民俗工艺品业等五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的发展,使之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突出打造良好工作环境,抓好保障措施,强化宣传队伍的战斗力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抓好“三个建设”。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紧跟中央、安心热爱、钻研求索、积极作为的要求,把那些政治上可靠,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配齐配强口内班子。二是抓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宣传干部的“四种能力”,即:舆情研判能力、宣传策划能力、运用管理新媒体能力和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难点问题引导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启动乡镇宣传委员培训计划和“基层优秀人才”培养工程,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薄弱的状况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深入实施“三江文化名人”工程和“黑龙江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国内有知名度的宣传文化人才。三是抓作风建设。重点是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牢固树立和践行党的群众观,坚决反对“四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基层群众学,切实做到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用有所得;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反对“假、长、空”,说真话、写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