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讯 20日,哈市城区PM2.5指数全面“爆表”。严重的雾霾天气让不少“老中青”病号挺不住了,到医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患者较平时明显增加。
多位呼吸科医生认为,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将在本周逐渐显现,预计本周将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小高峰。新晚报记者从食、住、行、动四方面,为市民搜罗对抗雾霾天气的妙招,赶紧收藏“对招实施”吧!
呼吸科患者骤增 三成是急发“老慢支”
“周日的门诊量竟跟工作日持平了,估计明天患者得更多!”昨天,市一院呼吸科门诊迎来近50名就诊患者。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两天,受雾霾天气影响,各医院呼吸科接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患者居多,其中三成患者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老人。
市二院呼吸消化内科主任宗立艳分析,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目前哈市刚入冬,在气温降低、雾霾天等多重因素刺激下,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会下降,黏膜易受到侵袭,很容易得病。
年轻人多出现干咳、嗓子疼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过敏性鼻炎也趁机发作;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多表现为肺感染、肺炎,也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老年人多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居多。
雾霾天里气压低 心脑血管病也得当心
记者来到哈医大一院心内科看到,周末两天住院患者明显增多,病房走廊里加床都满了。市第一医院心脑血管患者也是人满为患。
心内科专家认为,雾霾会令心脑血管病患者“雪上加霜”。市一院心内科主任魏林分析说,雾霾天的气压往往比较低,会使人产生烦躁感,血压会有所增高。目前哈市正值入冬“过渡期”,忽上忽下的气温已令不少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吃不消。在雾霾、降温的双重作用下,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会相对增加,心脑血管病患者须格外注意。
悬浮物成过敏原 哮喘鼻炎患者扎堆
记者在哈医大四院呼吸科看到,虽然是周末,但病人数量并未减少。出诊医生梁蕊告诉记者,呼吸科昨天共接诊了47名患者,平时周末一天接诊量一般不到30人,这个周末患者明显增多,其症状大多是咳嗽。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等的老病号,雾霾天气里都感觉到气管不舒服,咳嗽、打喷嚏、流眼泪。昨天,有近10位老病号因为雾霾天旧病复发到医院就诊。
梁蕊分析,雾霾天里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发病,主要是因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患者本身呼吸道抵抗能力就较常人弱,空气中漂浮的粉尘、烟尘,尘螨等悬浮物都会成为过敏原,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悬浮物,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打喷嚏、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
对抗雾霾这些招儿管用
食
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作用。
刺激食物要少吃。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银耳、木耳等清肺化痰食品。雾霾天紫外线照射不足,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住
早晚避免开窗子。最好等太阳出来、雾霾消散的正午时再开窗通风。
室内清洁保湿度。室内清扫应多用湿抹布擦拭,可在暖气上搭放湿毛巾来保持室内湿度。从室外回到家中,应立即用凉水清洗面部、口鼻等裸露的肌肤。
行
外出别忘戴口罩。无论哪个年龄段,雾霾天出行都应当戴上口罩,以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棉质、纱布口罩防尘效果较好,不易过敏,易清洗。
老人孩子少外出。老人、儿童、病人、孕妇应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
动
户外健身应避免。雾霾天中老年人应避免外出锻炼,可在室内进行较温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等。
游泳锻炼挺适合。雾霾天游泳是一种比较好的健身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心肺等呼吸系统功能,还可以清洗鼻腔内的粉尘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