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1日讯(记者 魏义松) 21日7时,哈尔滨市气象台先后发布霾橙色预警和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有关专家分析,重度污染天气的产生是由于20日夜间以来近地面风力接近静风,大气处于超静稳状态,污染物无法扩散,致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严重污染。
街边等待出行的哈尔滨市民。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21日上午,哈尔滨市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院士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并督导应对工作。一方面强化减排,要求各区、县(市)近日一律禁止秸秆焚烧,市区内禁止焚烧树叶、垃圾,集中整治和查处燃煤锅炉烟尘、机动车尾气、“三堆”扬尘污染。另一方面确保减害,完善路上交通设施,加强机动车道路管理与执法,做好疾病预防、发病治疗和相关知识宣传,及时公开发布信息。
目前,哈尔滨市各区、县(市)积极行动,禁烧秸秆;哈尔滨市教育局已经安排中小学校停课1天;哈尔滨市市交通局组织全线停发长途客车;哈尔滨市市交管局全员上路执勤;哈尔滨市市环保局昼夜排查烟尘、扬尘、焚烧污染源,重点检查锅炉型号与使用煤炭种类适合性,以及消烟除尘设施运行情况,派出机动车尾气监测车进行路检,联合市交管局禁止不达标车在市区二环内行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排污问题。截止目前,市区环境空气污染程度有所减轻,特别是呼兰、阿城2个相对最高污染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据哈尔滨市气象台预测,22日大雾将有所减弱。建议近日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倡议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