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0时15分,哈市大雾消散后出行的市民。李巍 摄
生活报10月24日讯 20日起,我省出现今年入秋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雾霾天气,尤其是冰城更是被大雾围城64个小时。然而23日“霜降”来临后,随着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雨,笼罩在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雾霾渐渐被驱散。省气象台预计,24日至26日,我省将以雨雪天气为主,部分地区可能迎来下半年初雪。同时,省内部分地区将会出现4℃至8℃的降温。
风雨建功
省内大部雾消霾散
从20日开始,东北地区出现今年入秋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雾霾天气,其掌控面积达38.8万平方公里。好在23日“霜降”上岗后,立即调派蒙古气旋携冷空气赶来增援,给东北地区带来降温降水天气,我省的雾霾因此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作为受雾霾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哈市23日2时还是浓雾弥漫,能见度只有600米,但是到了5时,天空放晴,空气湿度从90%降至60%左右,使得大雾逐渐散开。此后,风力开始增强,空气中的污染物流通扩散,能见度达到10公里。到了12时30分,哈市下起了雨,“风雨”组合显露威力,哈市气象台也解除了霾的橙色预警,这标志着从20日20时开始至23日12时,哈尔滨维持64个小时的大雾天终于结束。
但放眼全省,截至23日18时,鸡西、佳木斯、双鸭山以及牡丹江仍未解除大雾预警信号。
雾锁连城
东北多地大雾天载史册
回顾此次冰城遭遇的大雾,持续时间之久、浓度之大都算是历史罕见。据粗略统计,冰城上次发生类似大雾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大雾只持续了一天便宣告结束,论耐力远不及这次。然而不只是冰城,“雾锁连城”之下,东北地区多地都能将这次大雾天载入史册。
早晚雾浓湿气大低温所致
21日和22日,市民普遍感觉早晚的雾更浓,到了中午前后能见度明显好转,原因何在?
对此,哈市气象部门专家介绍,哈市最近处在一个高空暖脊中,同时又接收了日本海的潮气,空气湿度在90%以上。而早晚气温较低,据相关统计,在4℃和20℃的条件下,空气容纳水汽相差4倍,因此气温低时水汽容易饱和形成雾。到了中午,在风力和日照的共同作用下,大雾有所缓解,能见度随之变好。
专家还说,随着低压系统的临近,加强了气流运动,同时水平方向的风力明显变强,让污染得到了扩散,污染物浓度明显下滑。此外,23日午后迎来降雨,雨水把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拍到地面,也是能见度转好的原因之一。
雾霾消散我省雨雪天接力上演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我省雾霾天将告一段落。省气象台预计,24日至26日,我省将以雨雪天气为主,部分地区可能迎来下半年初雪。同时,省内部分地区将会出现4℃至8℃的降温,局地气温还将可能连创新低。
具体预报显示,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绥化、大庆、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阴有中雨,大兴安岭北部多云,大兴安岭南部、黑河多云有雨夹雪,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佳木斯西部多云有雨夹雪转中雨,双鸭山、鸡西阴有中雨,伊春、七台河阴有中雨转雨夹雪,齐齐哈尔阴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有雨夹雪;25日夜间到26日白天:伊春、佳木斯、双鸭山、鸡西、哈尔滨、七台河多云有雨夹雪,鹤岗、牡丹江多云有阵雪,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
哈市气象部门预计,24日白天,冰城阴有小到中雨,最高气温仅8℃;夜间多云转阵雨,最低气温仅2℃左右。25日白天,市区会刮起4至5级的东北风,最高气温仅4℃,夜间最低温更是跌至冰点,且预计25日有雨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