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道里区新桥小学“脑出血男孩”的校园生活
2013-10-30 15:08:5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0日讯 每天早上7时40分,当小学生们蹦蹦跳跳地跑进校园时,一个步伐有些踉跄的孩子,从道里区新桥小学为他单开的侧门走进校园。他就是该校一年级新生王守铜。一个患脑出血后遗症的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在校园里学习、做游戏、开运动会……在这个梦想实现的背后,有全校师生的爱在支撑。

  王守铜(左二)游戏时有人帮。王静摄

  王守铜(右一)上下楼有人扶。王静摄

  “脑出血”孩子有梦想:“我想上学”

  王守铜的父母都是从拜泉来哈打工的农民工,守铜1岁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脑出血,手术后,守铜昏迷了十多天。有人劝严玉玲放弃孩子,但她怎么都不肯放手,抱着孩子四处求医。守铜两岁时,意识清醒了,3岁能踉踉跄跄走路了,但他右侧身体始终不灵活。

  父母庆幸孩子能活过来,而孩子不想像病人一样地活着。今年夏天,小守铜拉着妈妈的手央求:“我想上学,我能行,你去跟老师说说呗!”

  禁不住孩子软磨硬泡,严玉玲领着守铜来到新桥小学。于静校长很是为难,守铜行走缓慢,身体协调性很差,右手无法正常伸展活动,这样的孩子能在校园里正常学习吗?可看着孩子渴求学习的眼神,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再三斟酌,学校决定收下这名特殊孩子。

  就这样,王守铜成为新桥小学一年二班的“小豆包”。

  奶奶哭求当“陪读”,一周后放心离开

  为方便王守铜上学放学,新桥小学特意为他开了个侧门。

  开学第一天,不放心孙子,守铜奶奶找到校长哭求:让我进学校吧,给我找个活干都行,只要能和我孙子在一起就行!于校长无奈,只好应允老人进校门。每天小守铜在教室里上课,奶奶就站在门外“陪读”。

  刚进校园,守铜有诸多不适应,遇到听不懂,就在课堂上大喊大叫;看着同学们一溜烟地跑去玩,不知道如何加入进去……

  班主任王丹老师主动拉起王守铜,领着他和同学们一起玩;他有不明白的地方,王老师就反复讲,直到他明白为止。渐渐地,同学们也都学起老师的样子,主动帮助王守铜。上下楼梯怕他摔倒,总有同学主动跑过来扶住他;走廊里的值周生会对其他同学说,让这位小弟弟先走;发卷子、取书,同桌周芳雨都主动帮他办好……

  每天中午,王老师先给王守铜打饭,午休时,王老师抱着作业本到一楼一间教室批改,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守铜在操场上的情况。“陪读”了一周后,奶奶放心了,不来了。

  运动会最后一名赢得全场掌声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王守铜基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上体育课始终是个难题,学得最卖力,却总是慢半拍。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王丹考虑再三,决定让王守铜参加,班级是否得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除了做体操外,王守铜还报名参加了“春种秋收”的项目。该项目需要同学跑步将收获的农作物送到筐里再跑回来。比赛时,其他参赛同学都已到达终点,运动场上只剩王守铜一个人在认真地奔跑,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学生们都站了起来,长时间地鼓掌、大喊着为他加油。严玉玲泪流满面地看着儿子跑到终点,王守铜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转眼上学已经有两个月了,守铜嘴上总挂着一连串的名字,都是他喜欢的同学,“上学,真的很开心啊!”守铜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