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多区域31日短时通讯中断
2013-11-01 08:20:3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海颖 高春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1月1日讯 吉林省前郭县5.5级地震发生后,哈尔滨市区有明显震感。从11时13分许,市民反映哈市各城区不同程度通信信号中断,手机用户出现无法接通也无任何应答的现象。对此,省内多家通信公司答复说,该情况与地震无关,信号中断系通信拥堵所致。

  工作人员表示,松原地震致使哈市各区有震感,短时间内市区内拨打电话的人数急剧增加,造成通信信号短时拥堵,信号不通,大约持续七八分钟左右,随着同时期内打电话人数的减少,信号自动恢复正常。

  据省地震局的相关专家介绍,只有7级以上的地震才会发生干扰电磁信号的情况。

  地震时如何自救?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

  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俱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震后如发现自己不能脱险时,应采取延缓生存时间的自救措施。地震引起房倒屋塌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灰尘,因此,首先要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其次决定生死的首要条件是有无空气,故不要乱喊叫,尽量节省氧气,保存体力;再者要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