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2日讯 10月31日,吉林松原地震,远在234公里外的哈尔滨有明显震感,不少哈市居民纷纷跑出建筑物。那么,往哪儿跑最安全呢?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应为首选去处。1日,记者从哈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获悉,目前哈市八个区拥有“应急避难场所”132处,多利用就近的公园、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场地,均有明显指示标识。
哈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刘凤阁告诉记者,目前哈市八个区共有应急避难场所132处,可容纳73万余人。哈市选址的应急避难场所中,以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和广场等为重点,多为从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步行半小时内可到达。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避让地质、洪涝灾害易发生地区,高压线走廊区域及远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且周边建筑物抗震性强。专家提示:一幢五十米高的楼房遭遇外力突然坍塌,周围一百米范围内都属于危险区。
据刘凤阁介绍,哈市应急避难场所中最大的是位于哈市道里区的兆麟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共有3处大型广场可供5万人应急避难宿营,另外园内还有3处水源分布在避难场所的主要道口,可保证避难者的充足用水。香坊区的尚志公园、道外区的靖宇公园都能容纳3万人。许多市民可能不知道,极乐寺也在应急避难场所之列,容纳人数则达到了3.5万人。另外,在哈市道里区河松小区一期,大型应急避难场所路线图在中心花园显得十分醒目,路线图上则清晰地标记了这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区域分布,这处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地上和地下建筑,2500平方米的面积可容纳1500人同时避险。
据了解,在132处应急避难场所中,均有临时搭建帐篷的空间,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设施,特殊情况还自备有发电设备,有通讯、广播设施以及设置医疗、卫生防疫站点,具有救灾物资供应地点和存放库房、垃圾存放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