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大佬,在某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
东北网11月3日讯 去过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的球迷一定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几百个铁杆球迷撕心裂肺地高喊:“崔毅,牛×!”
其实,球迷中的大多数人没见过毅腾房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老总崔毅其人。因为崔老板有些特有习惯,让自己带有一种神秘感。比如:从不坐在主席台,只坐主席台区域第8排的52号座,就是最靠边的那个旮旯;从不和毅腾的球员单独接触,但他却熟知任何一个人的任何情况;一般不和教练啰嗦,去客场看比赛也是独来独往,坐在客队球迷中间静静地抽烟,听球迷们对着自己的球队骂娘;不和记者有瓜葛,有据可查的专访是当年升甲后和《体坛周报》的记者唠了唠;从不欠钱,每次的赢球奖奖金都是在下一场比赛前到位……
在与北理工的冲超一战中,直到最后打成5比2的那一刻,崔毅才终于露出了笑模样,他说:“这回,差不多可以庆祝了吧!”
探究“毅之队”家史
在中国足坛,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仍没有更名或者出手卖掉的球队不多,但有毅腾一号。
毅腾队的前身是大连铁路足球队,1994年崔毅注资球队,以连铁毅腾的名字参加乙级联赛,升上甲B联赛。1995年,连铁毅腾变成了毅腾连铁,看得出,崔毅逐渐掏出的钱比铁路一方多了。1996年,毅腾集团全面掌管球队。
1999年,有望冲入甲B的毅腾遭遇“69事件”,其中的当事人就有曾担任哈尔滨兰格总经理的李海生。当时毅腾排名小组第三,按照当时足协的规程,进入决赛的名额将由抽签决定。抽签规则很复杂:先让两队选择偶数和奇数,然后分别写下一个数字,双方的数字之和是偶数或奇数定命运,毅腾选择了偶数。但足协的写号纸没有头尾,李海生写下的究竟是“6”还是“9”,谁也说不清楚,反正偶数和奇数都掌握在李海生那里,他可以随意把两个数之和变成奇数。毅腾就这样被抽出了甲B,事后毅腾找到中国足协讨说法,但足协只承认失误,崔毅一气之下退出了中国足坛,并以800万元人民币将毅腾一、二线队转售给大连实德。
值得一提的是,卖给实德的球员有阎嵩、胡兆军、季铭义、安琪、邹鹏等人,如果没有“69”事件,毅腾升超梦可能在20年前就完成了。因为大连实德用这批球员为主力,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实现了三连冠。
这就是崔氏足球的“前半生”。
哈尔滨是崔毅的福地
哈尔滨是崔毅的福地,这一点他自己也不否认。无论是事业还是球队,在这里他都是一帆风顺。2005年,毅腾俱乐部复活并将主场迁至哈尔滨,2007年就第一次重返中甲联赛。今天,崔毅和他的几个副总再次拥抱,并欣慰地看着他的球员在球场中撒欢,在哈尔滨,他总能有意外收获。
同时,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大楼是毅腾盖的,松花江北岸地理位置最好的一片地也是毅腾开发的。来黑龙江之后,崔毅还曾收购并转手过煤矿。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崔毅已经成了一个大连口音的哈尔滨人。
赢球了崔毅会面无表情地转身走人,让你看不到他内心的喜悦。他也和俱乐部的工作人员透露过:“妈的,输球了睡不着觉啊!”
在足球中,崔毅痛并快乐着。
毅腾与崔毅一个气质
对于冲超的诸多问题,崔毅只是回答说:“现在还什么都没想,反正我很高兴,球员们也很高兴。”
作为毅腾队的球员是幸福的,胜场奖金30万、平场奖金10万,给钱不含糊。包括俱乐部中的工作人员,办事没负担,合理花费不用请示。崔毅不是土皇帝,没有给员工们定下更多戒律,各负其职,他不管闲事。
俱乐部常务副总曹磊每次在球队赢球之后就到银行换取美元,因为和外援所签合同就是付美金。他第一时间把美元送到每一个外援家中,几个老外都笑话曹磊竟然还用这种土办法送奖金,是“土豪”。曹磊回答说:“我必须第一时间送,主要是怕把钱弄丢了老板骂。”但是扪心自问,“老板好像没骂过我。”曹磊说。
毅腾足球真的有种气质,这和主帅段鑫有关,更和老板崔毅有关,无论是最近的两次冲甲、一次冲超,他们都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这和中国足球的整体气质大相径庭,原因就是毅腾球员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崔毅亦如此。崔毅拿得起放得下,比赛前他说:“冲上去就打中超,冲不上去还打中甲,都是比赛,一个样。”
记者想约崔毅采访,他和曹磊说:“有什么好说的呢,万一说多了,输了多磕碜。”但崔毅掏心窝子说:“哈尔滨人要是踢足球,可是块料,你看哈尔滨人的个头、身体条件多好。”他对这片黑土地有感情,尽管这里没有给他的球队投过资金。
崔毅做一切都是为了毅腾的明天,至于中国足球的明天?他管不了那么多。他说: “这么大的国家,联赛才16支队,怎么够用,扯淡。”每一个毅腾主场,崔毅必到现场,每一个客场,他必看录像。在足球里,这些年他投了很多钱,有些打了水漂,大多投进去没了声响。在大多数人眼里,崔毅什么也没得到——于球队而言,这些年总在中乙、中甲之间浮浮沉沉;于球员买卖而言,虽然他的“产品”红遍大江南北,但他也没赚啥钱。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世界,究竟得到了什么?是什么让他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