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5日讯 “尽快下发政府公告,禁止焚烧秸秆、禁止露天烧烤、禁止露天烧纸、禁止露天焚烧垃圾……一定要下决心把霾治理好。”4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县(市)政府、各委办局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按照近期治理雾霾措施,立即行动,严格执法,全力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据悉,10月19日至23日包围冰城的雾霾刚刚散去,11月2日至3日,哈尔滨市再次出现严重污染天气。连续两次的雾霾侵袭,让哈尔滨市认识到环境空气污染态势依然严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压力仍然巨大。经专家分析,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基础成因是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等污染物排放,据初步测算,哈尔滨市PM2.5构成中燃煤占25%~41%,机动车尾气占20%~25%、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秸秆焚烧及其他排放占20%~30%、扬尘占3%~11%。据悉,目前哈尔滨市全年用煤总量3100余万吨,排放烟尘约5.48万吨,特别是深秋和冬季供热期燃煤量增加,加剧了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哈尔滨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到103万辆,其中市区占70%,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为32.85万吨,日均排放900吨,特别是全市使用国Ⅲ低标准油品和市区现有5.7万辆黄标车更是加重污染;每年哈尔滨市大约产生农作物秸秆1522万吨,秋整地期间,不能利用的秸秆大多焚烧处理。
在长效防治措施上,哈尔滨市强调,要从解决能源结构上入手,鼓励热电联产,加大清洁能源比重,同时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优化周边村屯的燃料结构。在近期治理措施上,哈尔滨市提出,全力强化污染排放管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同时将10吨以上2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纳入并网改造范围;由交警部门牵头治理黄标车等尾气不达标车辆,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措施,加大违法车辆处罚力度,统一、高限处罚,同时由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补贴政策,鼓励淘汰黄标车;由哈尔滨市政府下发公告,禁止焚烧秸秆、禁止露天烧烤、禁止露天烧纸、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污染大气的行为,并研究制定政策,在收运环节上给予补贴,鼓励企业综合利用秸秆;强化工业污染防治,需要安装脱硫设施、脱硝设施、油烟净化设施的企业必须安装,同时对使用清洁能源、利用废弃物的企业政府将出台鼓励方案。哈尔滨市要求,各部门要迅速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同时建立起治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信息公开机制,让老百姓清楚政府治霾的措施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