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筑牢防线 远离毒品泥潭
2013-11-05 10:27:4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米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我们身边,有一个被叫做“嗨班子”的群体,他们通常由一些白领、老板、社会无业青年及少数未成年人组成。他们喜欢去迪厅、夜总会、宾馆、网吧、洗浴中心,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溜冰”。这里的“溜冰”,就是吸食合成毒品。冰毒、麻古(冰毒片剂)、摇头丸、K粉(氯胺酮)……这些字眼并不是简单的名词,他们的背后隐藏着触目惊心的灵与肉的搏斗与挣扎。近年来,我省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我们仍能感觉到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该如何认知毒品?又该如何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来抵御毒品?

  近日,记者采访了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孙沿国及相关办案人员,他们就我省毒品现状、毒品危害、吸贩毒新趋势及我省警方对毒品犯罪的打击预防作了全面解读。

  毒情发布

  据孙沿国介绍,今年1月至9月份,全省共破获涉毒案件801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5%,其中破获刑事案件1941起,破获行政案件6073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9790人,缴获毒品175.1千克,缴获鸦片1550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73.9%,缴获氯胺酮9460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879%,缴获海洛因1190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81.8%,缴获易制毒化学品0.09吨。

  案例直击

  A

  时尚外衣迷惑青少年

  “由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针管注射等方式吸食滥用,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对注射的方式有一定的抵触和排斥感。但合成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口服、鼻嗜或溶入饮料服用均可,做工精美,形状新颖,颜色鲜亮,并且都有很好听的名字,比如麻古(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开心水’、‘十字架’、‘迷幻蘑菇’、‘浴盐’、‘鳄鱼’、‘神仙水’等毒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些毒品在外观和称呼上极易被青少年接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禁种禁吸支队负责人于林祥向记者解释道。

  2009年,禁毒部门曾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社区时尚KTV内查处一起群体性吸毒案件,抓获吸毒人员4人,缴获新型毒品“开心水”12支、氯胺酮10.15克。该案是我省公安机关破获的首例吸食新型毒品“开心水”案件。

  这里所说的“开心水”又称“HAPPY水”,是一种由多种新型毒品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型毒品,分为液态状和粉末状,主要流行于我国南部沿海开放城市的酒吧、夜总会、迪厅等娱乐场所,消费群体多为追求新潮刺激的年轻人。因其药效反应剧烈,吸食者绝大多数采取将其兑入其他液体等方法进行吸食。此外,其价格也比较昂贵。

  张某本是一个老实的农民,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2010年开始,张某靠跑大车来维持生计,2012年8月的一天,张某和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喝酒。酒后,那位朋友“推荐”说,“溜冰”能让人产生奇幻的感觉。禁不住诱惑他和那个朋友一起“爽”了一把,结果沉溺于此不能自拔。2013年6月,张某被送至齐齐哈尔市第一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

  据警方的调查报告显示,警方在对吸毒者进行尿检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受检者往往知道吸食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是违法行为,但却错认为对身体的危害不大,甚至于认为没有危害,更不会上瘾。


 

  警方解读

  合成毒品占主导

  于林祥告诉记者,合成毒品已占据我省毒品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传统毒品相比,由于合成毒品利润高、周转快,在我省相对于传统毒品具有价格优势,所以当前我省贩毒人员把制造、贩运毒品的主要方向确定在冰毒、冰毒片剂等合成毒品上。且合成毒品在短期内很容易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导致吸食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合成毒品在我省传播更广、危害更大。今年1月至9月,我省共破获合成毒品刑事案件1901起,占破获毒品刑事案件总数的98%,缴获冰毒类162940克、氯胺酮9460克、缴获摇头丸20克,占缴获毒品总数的99%。

  目前,毒品从城市向农村(农场、林场)和矿山扩散,县城吸毒问题多发;吸毒人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增多,全省已发现400多人,最小的13岁;吸毒人员中低龄化女性化比例上升。目前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47930人,1月至9月份抓获新增加吸毒人员4709人,其中男性占72%,女性占28%。25岁以下占19%,26岁到45岁占69.6%,45岁以上11.3%。

  为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多发、高发势头,我省禁毒部门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工作落实上,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原则,以“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斩毒源”为目标,强化对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组织精兵强将,攻破大要案件,不给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留有任何喘息之机。

  案例直击

  B

  物流成毒品“绿色通道”

  4月3日,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获取情报:广州机场公安局查获一件邮包内藏有毒品冰毒2包(约重519.7克)。收件地址为我省鹤岗市。4月5日12时许,我省禁毒部门架网以待,将前来取货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当场缴获冰毒521克。犯罪嫌疑人赵某交代,她是替人取货。13时10分,在鹤岗市新一煤矿门前,将真正的货主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侦查人员随后对杨某住处进行了搜查,缴获大量吸毒工具,经审讯,杨某交代:毒品是其妹妹从广东珠海邮寄给他的,欲在鹤岗寻找下线贩卖。

  警方解读快递应提高禁毒意识据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查指导支队支队长刘照民介绍,我省是毒品消费省份,毒品都来源于省外、境外。过去我省毒品主要来自云南、广东,从目前我省破获的毒品案件情况来看,已扩大到四川(成都周边)及广东、汕尾、惠州等制毒犯罪集中地区。

  目前进出我省的毒品主要是通过物流、快递渠道,也有长途驾车或乘飞机、火车携带。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出现网络化的新动向,其隐蔽性、诱惑性和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网上联系,网上交易,人货分离,款物分离,网上实行制、贩、吸一体化方式作案,给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目前我省寄递毒品涉及到大部分物流寄递企业。部分快递企业为留住客源和利益驱动,没有严格落实验视制度,再加上贩毒分子对毒品进行了非常隐蔽的藏匿和伪装,要想发现非常困难。想要进一步遏制这种势头,就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对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定期开展禁毒专业培训,加强对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禁毒意识和识毒查毒能力,强化禁毒防范工作和提升打击寄递毒品犯罪的能力。

  案例直击

  C

  开车像“腾云驾雾”

  5月15日19时40分,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铁峰大队在联营岗地夜查时发现一名男子驾驶一黑色轿车由北向南逆向行驶,交警示意停车后发现该男子意识不清、言语混乱,疑似吸食毒品,将其带至派出所进行尿液检查,检测样本呈阳性,又在其随身携带的手包中发现疑似冰毒的白色粉末。

  据该男子交代,他是一名有多年驾龄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因吸食毒品成瘾已经造成自身身体的诸多病症,甚至伴有间歇性的致幻现象。自己家住七楼,他时常会出现幻觉,好像在家中就能够清楚听到邻居家中的交谈;在开车时,他会看到眼前的树木像人一样扭动,等到把车停下来以后,明明是一棵树,就变成了两棵。

  最近,哈尔滨市公安局松北分局禁毒大队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部分夜间作业的翻斗车司机为多赚钱,有以吸食冰毒的方式提神醒脑,达到多拉快跑的目的,并有一伙贩毒人员针对这部分司机兜售毒品。获得这一线索后,侦查人员立即进行核查,并核实有多名司机从一个绰号叫“小二”的手中购买冰毒进行吸食。

  “我开始是趋于好奇心,很多老司机都说吸了这东西晚上赶夜路不困,而且也不上瘾,我就从‘小二’那里买了一次。没想到从此就成了毒品的奴隶,我卖命的拉货就为了下一次能有钱买毒品,家也散了。”司机陈师傅痛苦地回忆着。

  警方解读

  “毒驾”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

  于林祥告诉记者,所谓的“毒驾”,就是吸毒驾驶,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或正在使用毒品的司机驾驶机动车。一项研究表明,酒后驾车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

  目前我省吸毒人员中,有社会闲散人员、不法劣迹人员,也有国企高管、私企老板和农民,还有极个别的国家公职人员。吸食合成毒品,大多数伴有淫乱、赌博等问题。在个别人群中,视吸毒为一种时尚和最高礼遇,在朋友、同学、战友和生意伙伴等聚会时,用毒品来助兴,用毒品招待贵客,显示“感情深”、“讲义气”、“够哥们”,导致吸毒人数急剧增多,毒品侵害的面在不断扩散,吸毒群体呈多元化发展,由此引发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以及“毒驾”等问题增多。

  目前,毒品不仅局限在城市,而且伴随暴利和需求路线,正在迅速向偏远的农村、农场、林场、矿山蔓延。吸毒场所也由歌舞娱乐场所转向远离城市的度假村、会所,有的在单位、车库和个人家中,十分隐蔽。

  针对目前我省毒品侵害的面在不断扩散,我省警方加强侦查破案、禁吸戒毒、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遏制和减少毒品需求和供给。在禁吸戒毒方面,严格执行《戒毒条例》,对吸毒成瘾和复吸人员一律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坚决杜绝以罚代戒问题。

  案例直击

  D

  “麻古”牵出贩毒涉枪团伙

  6月1日17时50分,广州东至哈尔滨的K1123次列车运行至天津—唐山间时,当乘警检查到硬卧19号车厢时,旅客们或是在吃晚饭、或是三五成群在聊天、玩牌,或是在看书、玩游戏……始终在17号上铺睡觉的女旅客引起了民警注意。

  哈铁警方立即对该人进行盘查,经查她叫陈某,从其随身携带的背包内发现1粒毒品“麻古”。审讯中,陈某非常镇定地交代自己与未婚夫李某一同乘车,准备回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婆婆家;背包内的“麻古”为自己在广东省东莞市与别人共同吸食毒品而剩下的。民警找到了李某。通过对李某人身及携带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在其钱夹内发现了某快递公司的发货单,一粒吸食剩下毒品“麻古”、一张由东莞发往加格达奇的旧电脑主机发货单。警方立即对案件开展深挖审理工作,将“取货人”抓获归案。经突审得知,取货男子名叫王某,系“毒贩”李某的“下线”同伙,侦查员经过搜查,在王某家中又缴获冰毒约2克、仿左轮手枪1支、自制改装手枪1支、步枪子弹25发。

  警方解读

  贩毒暴力化倾向突出

  孙沿国介绍,过去千克大案罕见,而今一起案件、一个团伙,涉及几千克乃至上万克。去年,全省破获毒品案件8233起,同比上升141%,其中刑事案件2195起,同比上升40.7%,破获千克以上案件23起,同比上升76.9%。万克以上案件4起,同比上升300%。2012年8月,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破获的一起案件缴毒数就达到443.1千克,创历史新高。在一些毒品大案中,80%涉枪、涉爆,有的涉黑,“枪毒合流”、“毒黑同源”,犯罪恶性严重,暴力化倾向突出,社会危害加重。去年,全省在侦破23起毒品案件中,缴获各类枪支65支,缴获子弹502发。对此,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展开整体作战,发现线索穷追猛打,逐本溯源,一网打尽,绝不手软,努力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和萌芽状态。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