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新镇东福村,村民有事都乐意找老白。61岁的老白名叫白武成,是村里的代办员。村民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找他跑腿帮忙。从2009年成为代办员以来,他已经为乡亲们代办了2000余件事儿。
白武成走在为村民办事的路上。 记者王东摄
“管闲事”也是需要“天赋”的
有些人天生就爱瞎操心,老白无疑是其中的一个。15年前,才46岁的白武成就显现出过人的“管闲事天赋”。村民侯德鑫和小舅子李继滨因为点小事产生矛盾,多年不来往,眼瞅着李继滨的儿子要结婚了,白武成开始为这两家操起心来,“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没亲戚,也不应该这样啊,家里办喜事是个让他们和好的好机会。”在没有任何人去请求他出面解决的情况下,白武成开始了第一次家庭纠纷调解。
白武成像个居委会大妈一样两家来回跑,苦口婆心地劝,不听劝他就不走,来回跑了十来趟,侯德鑫和李继滨终于被他说服了,从那以后恢复了来往。白武成得到的,只是两家人的谢谢,但这已让他很满足。“他们以后处得好就行,乡里乡亲的就该这样。”
这次成功的调解算是正式确立了白武成“居委会大妈”的地位,此后村民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找他帮忙,冬天打苞米,他帮着联系人;谁家卖猪卖鸡,他帮着看秤验钱;红白喜事,他来写账收钱;以前交电费需要到平房区或者双城市,大家懒得折腾,老白把这活揽下来,一个人交全村人的电费。
“‘沾钱儿’的事找他放心”
2009年,平房区以东福村为试点党支部便民代办站,白武成理所当然地成为首位代办员。“这在以前那么多年,他就一直帮村民办事,有责任心,大伙儿也都信任老白。”平新镇党委书记王少敏说。
从此之后,老白的业务更多了。老侯家宅基地面积与土地使用证上的面积不符,老白找到平房国土资源分局,调查核实,为老侯换证;老蒋家儿媳妇生孩子,老白跑了三天帮着落户口;老林太太担心自己死后智障儿子受欺负,老白把老林太太的5个女儿凑到一起调解,按照老人的意思写好遗嘱,所有人在上面按了手印,了却老太太的一桩心事。
哪怕是那些“沾钱儿”的事,大家也找老白帮忙。村民需要小额贷款,老白到银行跑,帮着准备相关手续;村民生病住院了,老白拿着所有的手续和材料到镇卫生院去报销,然后把钱送到病人家属手里。“十多年了,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是他记账收钱,这人品还差得了吗?‘沾钱儿’的事找他放心。”村民李兴义说。
“试点”不错,11个村都有“老白”了
老白是村里的大忙人,要干的事很多。
据了解,代办站代办服务的项目目前主要有17类:劳动就业;计生服务;老年优待证;身份证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审批;户口迁移审批;土地管理建房审批;个体工商户申办有关证照;企业申办有关证照;政策法律咨询;党员服务类;农技知识咨询;市场信息咨询;农户水、电、电话、有线电视线路安装;维修代办联系;殡葬代办联系;优良品种引进;还有其他的便民服务事项。
东福村目前有400多户、1000多村民,与这1000多人息息相关的17类服务,都是老白一个人在跑。老白固定每周三去一趟镇政府民生大厅,如果有计划外的急事,他就随时去办。四年时间里,他已经为村民们办理各种事儿2000余件。
看老白跑得辛苦,镇里曾提出给他开点工资,但每一次都被老白拒绝了,“就是帮着大伙儿跑跑腿,拿钱成啥了,咱又不是为了挣钱干这活,大伙儿信得着我,我就多干点呗。”最后镇里出钱给老白买了辆电瓶车,省了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回跑。
看到试点效果良好,在老白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房区将便民代办站在全区11个自然村铺开,现在每个村都设立了村党支部便民代办站,更多的“老白”开始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