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交警的名片—记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政委王士奇(下)
2013-11-05 22:25: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马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5日讯 (记者 马冀) 哈尔滨,中国纬度最高、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副省级省会城市,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温度零下38.1℃。夏季最热时地表温度超50度,柏油马路经常被太阳烤化。这样的极端天气里,有一个职业,要求必须长时间地站在路面上,他们就是交警,冰城交警。冰城“交警精神”已经叫响全国,现在他们依然用自己的铮铮铁骨,默默的坚守自己的誓言。从警26年的哈尔滨公安交通管理政委王士奇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路面上疏导交通是王士奇的工作之一。东北网记者 马冀 摄

  办公室永远都在路面上

  王士奇从警26年,从一名普通的外勤民警,一步步成长为副局级领导干部。他本色不变信念不改,始终以普通一兵严格要求自己,无论职务如何升迁,他始终身在路面,心系交通。

  熟悉的人都知道,要在办公室找到王士奇太难了,他的办公室就是车里,他的办公桌就是路面。当普通民警,他和岗组织同志团结奋战,所在的大厦岗连续9年被评为国家、省、市最佳交通岗组;在直属大队,他8年完成交通警卫特勤任务6700余次,无任何差错。在动力大队,他团结班子带队伍,以身作则,单位后进变先进,各项工作走在支队前列;当支队领导后,他深入基层了解民警心声,为百姓出行和交通畅通忙碌奔波,生生地压塌了一辆车的后排座椅。他是新时期交通民警形象的缩影,是全市公安系统先进典型的杰出代表。

王士奇利用午休时间回到办公室审批文件。东北网记者 马冀 摄

  徒步踏查掌握一手情况最“接地气”

  作为一名交管队伍的领导干部,王士奇着眼全市、胸怀大局,日夜思考如何为哈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和百姓出行贡献力量。他针对市区部分时段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的实际,组建支队“缓堵治乱课题组”,亲自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路面调研,徒步一点一位踏查,先后规划出哈药通达、哈站广场、鸿翔衡山等9个单项交通片区,218条单行道路,极大地缓解了我市老城区及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作为日夜穿梭在城市道路上的一员,王士奇俯身向下,查微知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今年,王士奇在省政府广场出早高峰勤务时,几名学生家长反映,和平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王士奇在勤务后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将有关处、大队人员召集到现场研究措施。随后,支队结合今年和平路道路维修改造,对和平路全线进行重新渠化,采取偏移路口向车道、增加行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等三项措施,在学前全部完成,和平路拥堵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爱岗敬业最办实事的人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事关百姓利益,由于当事群众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极易引发误解,进而造成上访等事件,2012年,付东阳驾驶重型自卸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轿车乘车人死亡,有关大队认定付东阳负事故主要责任,付东阳家属对事故认定十分不满,多次纠集亲戚来支队信访闹事。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士奇接待了付东阳的家属。他耐心地倾听家属的陈述和理由,不时亲切询问情况,同时调来案卷认真阅读。随后,他从专业角度对认定理由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回答了家属的疑问,耐心地加以解释,同时严肃阐明了闹访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语,拨开了家属心中的迷雾,也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不理智,表示认同事故认定结论,积极配合事故的善后工作。

  针对广大驾驶人和群众反映的缴纳交通违法罚款难得问题,王士奇专门组织召开群众代表、窗口单位领导和民警参加的会议,了解群众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交警支队各直辖区大队不但增设了交通违法处罚窗口,还在周六开放窗口,同时规定窗口排队超过10人,大队领导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耐心向群众解释。支队协调银行等有关部门,增设网上缴纳罚款和ATM机缴纳罚款等多种途径,同时通过媒体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通过以上措施,以往各大队违法窗口排大队的现象已经绝迹,广大群众十分满意。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