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2日讯 11日,《霁虹桥喷涂“自融雪”不滑啦》一文刊发后,市民纷纷致电本报谈感受,希望哈尔滨其他106条坡路也能像霁虹桥那样喷涂“自融雪”,让冬季雪后行车,尤其是坡路行车顺畅不打滑。
的哥雷宁给本报打来电话连赞“这事干得好”,雷宁说,“‘自融雪’这东西这么有效果,应该赶紧把哈尔滨的坡路都铺上,可别再让司机们雪后犯愁了。”
有着6年驾龄的哈尔滨市民关耀延表示,虽然自己开车算是老手,可是冬天雪后宁可绕远也不愿走坡路,就怕车打滑刮着碰着,花钱不说还耽误事儿。“要是哈尔滨的坡路都喷上‘自融雪’,我也敢让媳妇冬天开车了。”
目前,哈尔滨的城区车辆已突破百万大关,对冬季路况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气候和雪情这两个“拦路虎”让哈尔滨冬季的路况,尤其是坡路变得举步维艰。“107条坡路都能喷上‘自融雪’该有多好啊!”这是当日给本报打电话的读者的普遍呼声。
哈市道桥专家王旭东表示,“自融雪”这种新材料中含有粉体料、液体料以及固体料,一般在路面使用时,将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搅拌,使用人工涂刷或机械洒布的方式将混合后的涂层材料均匀地喷涂到路面上。他们在经纬街到霁虹桥路段喷涂了“自融雪”,经纬街路段是人工刷的,霁虹桥路段是机械洒的,从目前的效果看,机械喷涂要比人工刷的好。
记者了解到,“自融雪”在哈尔滨实验之前,去年冬天曾在贵州的山路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自融雪”涂层的表面冰层能完全吸收冲击力而破碎松散,与路面层面脱离;而未喷涂“自融雪”的表面冰层透明,与试件粘结紧密,冰层密实,而无法清除。在温度达到零下时,喷涂“自融雪”涂层的试件表面无凝冰现象,试件表面裸露;而未涂刷“自融雪”涂层的路面有较厚的凝冰层覆盖。
“贵州山路的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10多摄氏度,雪量也较大,但涂刷了‘自融雪’的路面,经受了多次降雪的考验,未出现结冰情况。”王旭东表示,在“自融雪”的新材料实验中,还对其环保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中,分别选用有“自融雪”涂层的浸出液和常用融雪剂的水溶液来分别浇灌植物。一个月后,使用含有融雪剂“雪水”浇灌的植物枯死,而使用“自融雪”的“雪水”浇灌的植物生长正常。此外,“自融雪”对碳钢的腐蚀程度和水差不多,“自融雪”浸出液的其他重金属指标,也完全符合《地表水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要求。
为啥“自融雪”今冬未推广?王旭东表示,一种新材料的大面积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自融雪”在哈尔滨还需要经过一个寒冬和低温的考验后才能大面积推广。如果经过今冬的大雪和低温后,实验路段的融冰效果依然非常理想,哈市道桥部门会把“自融雪”实验结果提交到上级部门,“自融雪”有望明年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