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极限户外俱乐部发烧友快乐滑雪。黄英 摄

黄英 摄

(图片由雪峰滑雪俱乐部提供)

乘坐缆车滑雪。
黑龙江日报11月15日讯 滑雪,是一种具有挑战性、探险性、高品位、新格调、健康型的户外运动。滑雪者在寻求服务、寻求知音、寻求技术提高的过程中,也需要归属感和社会尊重感,由此,滑雪俱乐部应运而生。如何发挥滑雪俱乐部的作用和价值,使其成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滑雪产业链之一,是当务之急。
自1998年12月5日我省举办首届国际滑雪节,到2012年12月12日第15届国际滑雪节成功举办,15年间我省S级滑雪场发展到30家,15年来我省接待滑雪旅游者人数居全国首位。滑雪俱乐部已达几十家。这股不可小视的“白色旋风”,以其消费能力强,消费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彰显出他们对冰雪产业的影响。
1991年,哈尔滨企鹅滑雪俱乐部就有了雏形。直到1996年他们起草出了会员章程,足足50多页厚的章程内容包括:俱乐部的目的、宗旨、规章制度、会员守则、入会退会手续等等。之后,在我省,规模较大的滑雪俱乐部相继出现,雪峰、风雪行、新纪元、猛虎、新闻、极速、大庆等滑雪俱乐部成立。而此时,最先发展起来的企鹅和阳光滑雪俱乐部,已经发展到不仅有哈尔滨当地的滑雪发烧友,还吸收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沈阳、大连、长春、吉林的滑雪发烧友,较大的滑雪俱乐部还有自己的网站,采取会员制加入,定期在雪季组织滑雪。
然而,自我省举办首届国际滑雪节到如今15年过去,在滑雪发烧友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形成的同时,滑雪俱乐部目前还没有几家能成功地走入商业运作的步骤。大部分滑雪俱乐部还都停留在以玩聚友,凭借个人魅力聚人气的阶段。
成长为玩找伴→滑雪俱乐部
〔滑雪俱乐部,以玩聚友起家,不满足于只交些管理费的民间团体,他们需要公司化运营分担风险。〕
11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淮河路上的风筝户外用品店,这里是一家名为黑龙江滑雪俱乐部的议事点。俱乐部的召集人跩姐正在筹备将要举办的“板会”——新雪季极限户外俱乐部开板酒会。6年前跩姐曾经应聘做过一个俱乐部的领队,后来成为滑雪发烧友,对滑雪这项运动的热爱,使她自己萌生了成立一个以雪聚友的滑雪俱乐部。她热情好客又愿意帮助人,这样的豪爽性格,让跩姐的俱乐部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2012年的雪季,由他们组织滑雪活动的参加者达到了3300人次。
谈到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跩姐坦言,他们还不是固定的会员制,多年来就是以QQ群为阵地,以活动召集聚集人群。跟雪场方面,他们每个雪季同固定的几家雪场谈下来相对合适的价格,每次活动向参加者按雪场给出的价格收取费用。
因为不是会员制,因此俱乐部的成员人数不好确定。加入俱乐部QQ群的有800多人,每次活动并不是都参加,并且,临时参加某次活动的滑雪发烧友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没有采取相对固定的会员制管理模式?跩姐说,她近年来也在打听这件事。要正式登记成立俱乐部,就要到民政部门交几万元钱成为一个社会团体,之后也没有什么管理,他们还是一样地这样办活动,意义不大。倒不如注册个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化的运作,可以把办活动时的一些风险也分担一下。
当了多年滑雪俱乐部召集人的跩姐,很看好这个圈子。她说,能把精力投入到滑雪运动上来的,一般个人素质都较高,经济实力也比较好,既然热爱滑雪,他们在自愿参加俱乐部活动时,都很自觉地接受管理,大都文明而具有责任感。
现状羞于谈赚钱→经营还需市场化
〔滑雪俱乐部目前活动都是各显其能,自行联系吃住行,如果能形成产业链,也是一个不错的行当,会有不错的收益〕
雪峰俱乐部,以高手多、热爱滑野雪的“雪疯子”居多而在省城滑雪圈里闻名。网名为“发烧”的蒋先生是这个俱乐部十几个核心领导集体中的一员。“发烧”接受采访时说,2009年雪峰俱乐部成立,他们也没有实行会员制,而是以一个自有的网页为阵地,成员们互相沟通和交流。注册成员每年自愿捐款100元维持网页的运营,注册会员达到几百人。每次活动发出帖子,响应者滑雪时施行AA制,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相处很好。
说起俱乐部及成员的服务需求,“发烧”说,他们特别希望省内能开辟滑野雪的条件,亚布力、雪乡等地有这样的雪山条件,但因为没有人力适当地打打灌木丛,所以这项活动开展的很艰难。
企鹅滑雪俱乐部团长刘昆告诉记者,企鹅滑雪俱乐部为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现有会员1379人,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及全国各地,其中黑龙江籍会员有1000人左右。新雪季他们已经计划好组织俱乐部会员去国外滑雪2~3次,去加拿大惠斯勒和日本妙高、藏王滑雪,2014年1月还将去伊朗、日本、加拿大考察滑雪场,了解当地情况,便于将来俱乐部组织滑雪活动。俱乐部主要在省内的亚布力、帽儿山、乌吉密等滑雪场活动。
据记者了解,滑野雪,出国滑,这些活动目前在我省都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来做,滑雪俱乐部都是自己找成员各显其能,联系吃住行做出行计划,如果能形成产业链,也是一个不错的行当,会有不错的收益。
观点滑雪服务→大有作为
〔滑雪俱乐部不仅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滑雪集体活动的群体组织,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经营体系〕
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的王大贵老师,曾经对我省的滑雪俱乐部做过调查。他在调查报告中提到,欧美的滑雪俱乐部属于综合性休闲式,多与某雪场直接相连,这些俱乐部除了开展滑雪运动外,还开设酒吧、商店和各种娱乐项目,尽最大可能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收入来源:会员费,酒吧餐饮收入,举办比赛的收益,出售饮料食品运动服装设备,及带有俱乐部标志的商品收入,出租滑雪设备租金,广告收入,各种社会渠道和会员关系获得的商业赞助,俱乐部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国外经营性滑雪俱乐部,已不仅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滑雪集体活动的群体组织,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经营体系。在瑞士、法国、德国、奥地利,管理滑雪俱乐部的法律都很健全,政府或某些体育社团机构,都有对滑雪俱乐部的各种规定,均有法可循。
在他看来,滑雪俱乐部有如下几个优势:
一、促进滑雪发烧友滑雪水平不断提高,使滑雪客源市场向深度发展。
滑雪俱乐部的滑雪人群,基本上是长期滑雪运动的稳定人群,是滑雪市场中的稳定客源。根据某滑雪俱乐部统计,一个滑雪发烧友在一个雪季参与滑雪达到25天以上。
二、滑雪俱乐部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
大众滑雪的兴起、滑雪产业的发展,不但会对北方冬季旅游有加温的功能,而且会拉动建筑、交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推动寒冷地区和山区的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以哈尔滨市近年来兴起的户外用品店和雪具店来看,著名的阿多密、索罗门、费舍尔、沃克、金鸡、海德等品牌,都在哈尔滨设立了代理专卖店。著名品牌的滑雪服装、滑雪眼镜大量进入市场。采访中得知,滑雪俱乐部成员自配滑雪板的占80%以上,有两套雪具的占30%,哈尔滨市滑雪板销售数量每年以40%增长。这些不可忽视的数据昭示着,滑雪运动产生着巨大的利益链条。
三、滑雪俱乐部推动滑雪场的发展。
滑雪俱乐部的成员,都是较成熟的滑雪者,他们对于雪场的设施、管理、服务比较在意和挑剔,雪道的质量、坡度、长度;索道的种类、速度、舒适度;雪场的餐饮、住宿、娱乐服务配套设施;雪场周边的环境、雪场交通、安全保障手段和设施等方面,都会影响到他们对雪场的综合评价。
一些骨干和品牌滑雪场,每年雪季前、中、后,都会去征求滑雪俱乐部成员意见,对雪场进行改进。推动着中高级雪场在资源整合、资源配置方面,向优化方向发展。
新闻链接
近两年,我国滑雪人数快速发展起来,时间区段为2000年至现在。此阶段我国年滑雪人数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75万人次,增长到2009年的934万人次,滑雪场数量从50个增长到360个。这个阶段北美区域经历了10年,而我国只用了四五年。目前,我国滑雪人群和滑雪场仍在快速上升中。预测我国滑雪市场的快速发展期约为20年,未来10年,我国的滑雪者数量会不断增加,滑雪场经过快速发展和竞争淘汰后,会向规模宏大、设施现代化、人性化的大型滑雪度假区发展。滑雪市场需求的上升,将会拉动滑雪基础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滑雪人数的增加,滑雪产品、服装用品及附属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预计2015年我国滑雪人数可能达到2000万人次,2020年接近4000万人次。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片
建议总体上处于自行生长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市场潜力尚待进一步开发。俱乐部提供的服务还很基础,缺乏合理的组织制度。俱乐部稳定性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经营方式单一。
建议,建立合理的组织制度,加强技术传授能力和深度开发能力,加强俱乐部的内在吸引力。多方融资,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政府在此看到滑雪俱乐部的积极作用,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鼓励,让俱乐部成为龙江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