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交通节点、坡路外禁撒融雪剂
连日奋战
东北网11月18日讯 16日夜,冰城飘起大雪,为了让市民顺畅出行,凌晨两点半,哈市环卫工人就全员上岗,开始了一天的清雪奋战。截至20时,共有1.9万人次上街扫雪。
应对早高峰
凌晨两点半开清 13小时连轴转
姜长志是去年刚刚招聘上岗的大学生环卫工,负责哈药路路段的清扫工作。“今天凌晨2:30我就上岗清雪了,一直到今天下午的15:30才收工。”虽然连续工作了13个小时,对于姜长远来说却已经不算什么事儿了。“去年刚上岗的时候,清几个小时就累得不行了。现在基本上能适应这种强度了,我还挺得住。”姜长志说。
凌晨3点,负责征仪路路段的环卫工人李凤云早已到岗。记者见到李凤云时,她正卖力地挥着手中的雪铲,汗水不停流下来。嗓子已经喊哑的她表示,大家今天都是连班干,雪边下他们边扫,什么时候扫完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身为小队长的她还需要不停喊话指挥大家干活。“棉服都湿透了,风一吹就觉得特别冷。干起活来就觉得热,停下来又感觉冷。怕冻脚,垫了双厚鞋垫,现在鞋垫里都是湿的。”李凤云说。
16日20时开始,哈市道里区清雪大军走上街头开始清雪。市容管理所管理每个队员也到达各自的责任路段和责任区,主动上门与业户进行沟通交流,按“门前四包”责任书的规定,提示临街业户清雪时限及标准。
哈市南岗区每个作业队都配备组建了“快速反应服务队”,配有清雪机械和运雪车辆,主要应对突发清运难度大、车流量多的路段、桥涵的清雪工作。同时,启动清冰雪预案,将A类、B类、C类街路和广场、桥梁等,全部划分责任区,落实到各作业队所、街道办事处、清雪公司,并将问责制纳入冰雪工作,对清理质量不达标,不按照规定时限完成清雪任务的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进行通报。
调整作业方式
滚刷车不灵了改用破冰雪铲
16日晚,哈市500余套清雪设备都集结完毕,准备一显身手。按照以往的清雪经验,前面用滚刷扫,后面铲车推,再后面装车运走。今早,第一个上场的是大货车改装的滚刷车,这个庞然大物一上路,转动着大刷子准备把路面的积雪刷走,没想到却不管用。原来,由于今天早上气温较高,地表温度只有-2℃左右,地面上的积雪融化结冰粘在了路面上。
对此,哈市环卫部门紧急调整了作业方式。让滚刷车暂时下岗,让破冰的雪铲车上岗。在中山路沃尔玛门前记者看到,铲车经过的地方,路面上的冰块掀开,立即露出了黑色路面。
哈市环卫部门要求各责任单位,先用雪铲推,再用滚刷扫,或者攒堆,再用货车拉走,清雪速度有所提高。
绿色清雪
技术员随车监督哪撒融雪剂
哈市此次降雪量达到大雪程度,是哈市入冬以来第一场规模性降雪,降雪时间长,地表温度高,对清雪工作极其不利。哈市城管局提前启动了清冰雪工作预案,边下边清边运,严格执行绿色清雪。
记者在大成街、公滨桥等坡路上看到,路面的积雪已经变成了雪泥,车辆经过发出唰唰的响声,而与之相连接的街路的雪却很白。从雪的颜色上看,并未撒融雪剂。据了解,此次清雪,共在107条破路上撒了融雪剂。按照清冰雪工作预案,除重要交通节点、坡路为确保交通顺畅,按规定统一撒布少量融雪剂外,其余街路一律按照绿色清冰雪工作的要求,严禁撒布融雪剂。
在今早撒布融雪剂的时候,清冰雪办组成的一支10余人的监督小队全部上岗,其中每名成员均为清冰雪的技术人员,各区撒布融雪剂时,技术人员随车监督,保证撒布后的质量。
“自融雪”大雪天不咋管用
上次下小雪时,霁虹桥道里往南岗方向的车行道涂上的“自融雪”起效很好,雪很快融化露出黑色路面。但17日一早,开车经过霁虹桥的市民李先生表示,早高峰的时候,霁虹桥上又开始堵车了,坡路有冰,车辆行驶到上面感觉特别滑。
负责霁虹桥路段清扫工作的副队长马兴力说:“16日晚上一下雪,雪就化了,全都粘在了路面上,后来温度一低又都结成了冰,我们只能人工一点点的铲干净。”17日一早撒了融雪剂,道路才好走了些。
记者从道桥部门了解到,“自融雪”是一种环保材料,为主动融冰雪技术,在低温雨雪天气条件下,涂层能融化路面积雪,并使路表面无法结冰,恢复路面抗滑性。
保高峰畅通启动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据哈尔滨市环卫办副主任孙明磊介绍,截至16日20时,哈市共有1.9万人次上街扫雪。17日晚也采取歇人不歇车的方式,连夜清雪。“18日是周一,早高峰车多,要尽量减少积雪给交通带来的不便。”
哈尔滨市政府17日下午召开了应对大暴雪紧急工作会议,决定立即启动清冰雪应急预案三级响应,通过专业队伍强力推进、全社会广泛动员,确保在尽短时间内清除街路积雪,保环境、保畅通。
凌晨清雪
请为雪景留点白
16日,一场大雪让哈尔滨呈现出北方特有的冰雪美景,很多市民表示,希望可以保留人行道和公园内积雪,让“冰城”更为名符其实。
17日雪中,很多市民都通过微信、微博晒出自家附近的雪景,与家人起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的欢乐场景,让外地人艳羡不已。网友晖从自己家高层拍摄楼下欧式建筑的白色屋顶、被雪覆盖后的公园呈现全新“构图”,并写道“多美的雪景,为什么要把雪都清走?”
家住红平小区的孙桂香女士,特意在雪中来到家附近的宏伟公园踏雪,“特别喜欢听到脚踏到厚厚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也喜欢近距离接触雪,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但遗憾的是,人行道和公园内的雪很快就被清干净了,太可惜了!”孙女士说。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表示,哈尔滨名为“冰城”,以冰雪旅游闻名世界,冰雪已成为城市主要标志和特色,在绘画、摄影等领域形成了特有的冰雪文化,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人们心中形成哈尔滨独有形象。很多从没有见过冰雪的南方人,冬季到哈市旅游,就是希望随处可以看到、接触到冰雪。一场大雪虽然给冰城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给清雪单位带来负担,但也带来了北方独有的冰雪美景。
他建议,清雪工作只要能保证雪不影响到行人和车辆通行就可,大可不必要求所有区域都把雪清理干净,在不影响行人和车辆同行的人行道、公园,应该鼓励多留存一些自然冰雪景观,与冰灯、雪雕一起给城市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