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9日讯 18日,大雪仍然在我省肆虐,其中绥芬河、尚志、牡丹江已达特大暴雪程度,尚志的积雪深度更是达到了62厘米。截至今日18时,哈尔滨暴雪已经持续近50个小时,单日平均降水量达到14.7毫米,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首位。面对强降雪,省内多地先后拉响暴雪预警,哈市更是在今冬首发最高级别的暴雪红色预警。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及省气象局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
尚志雪最大降水量达52.7毫米
据省气象部门16日8时至今日8时降水量统计,我省有28个县市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上,27个县市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10个县市甚至超过20厘米。雪下得最大的地区是尚志,它和绥芬河、牡丹江一并位居特大暴雪阵营。
17日8时至今日8时,牡丹江和尚志的单日降雪量分别为35毫米和36毫米,均打破了当地11月单日降水量的历史纪录。而哈市17日8时至今日8时的单日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4.7毫米,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首位,也是哈市平均11月份历史第一位、冬季历史第一位。但从哈尔滨市区来看,此次单日平均降水量,在11月份历史上可排到第12位、冬季历史排第17位。
据哈市气象部门统计,16日20时至今日17时降水量,尚志52.7毫米、五常43毫米、延寿37.2毫米、宾县31.8毫米、木兰30.8毫米、阿城29.4毫米、巴彦23.2毫米、依兰21毫米、方正19毫米、双城14.9毫米、呼兰14.2毫米、通河13.5毫米。从雪情上看,都达到暴雪以上,市县则达到大暴雪级别。
积雪深度,尚志62厘米、延寿34厘米、五常30厘米、木兰28厘米、阿城27厘米、依兰27厘米、宾县25厘米、巴彦19厘米、方正18厘米、呼兰16厘米、双城11厘米、哈尔滨市区10厘米、通河10厘米。
我省启动暴雪Ⅲ级应急响应
面对强雪侵袭,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要求交通、教育等成员单位加强部门联动,全力应对强降雪天气。
与此同时,省气象局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暴雪天气的监测预报,随时向当地领导、有关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通报天气监测及预警信息,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哈市今冬首发暴雪红色预警
今日7时40分,省气象台针对哈尔滨、牡丹江、鹤岗等地发布暴雪橙色及黄色预警信号;9时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13时30分又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哈市气象台在今日7时发布了今冬以来首个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未来6小时,尚志、五常、延寿、木兰、宾县、阿城及巴彦降雪总量将达20毫米至45毫米。
截至今日19时,我省各地累计发布暴雪、大风以及道路结冰预警信息已达31项。
冰城今有小雪强雪明起开始撤离
据省气象部门预计,20日白天哈市降雪逐渐结束,此轮降雪预计要到21日才能彻底告别我省。
据省气象台今日17时发布预报,今日夜间到19日白天:伊春、哈尔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阴有中到大雪,其中鹤岗、佳木斯西部、双鸭山西部局部有大到暴雪,绥化北部阴有中雪,大兴安岭、黑河东部多云,其他地区阴有小雪;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阴有中雪,哈尔滨、鸡西、牡丹江阴有小雪,其他地区多云;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佳木斯东部阵雪转多云,其他地区多云转晴。
冷暖空气交锋致强雪形成
据气象专家分析,此次降雪主要是由于贝加尔湖上空的冷空气,在堆积后形成阻塞高压,然后直冲东北三省开辟了一条输送冷空气的通道。而此时,在日本海附近形成的低压冷涡气旋迅速发展,逆时针旋转输送了暖湿气流。这两股冷暖空气碰面后,导致了这轮大范围降雪天气的出现。
“刚入冬就出现如此强降雪是否正常?”气象专家表示,我省大部处于北温带,季节交替时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幅度较大,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因而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都是强降雪最容易出现的时候。
哈市天气预报
19日 小雪转阵雪 -3℃~-8℃
20日 阵雪转晴 -3℃~-10℃
新闻链接
小雪(零星小雪):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或24小时内降雪量达0.1至2.4毫米;
中雪: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至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至5厘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达2.5至4.9毫米;
大雪: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达5至9.9毫米;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8厘米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20至30毫米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30毫米以上的降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