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11月20日讯 持续多日、50年难遇的暴雪给哈尔滨市民生活、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困难。然而,50年一遇的大雪又激发了冰城人的艺术创作激情。自16日起,市民、企业清理积雪的同时进行艺术创作,在居民区里、街路上,塑造了无数个雪人。到18日,冰城雪人数量质量“大爆发”。社会学者呼吁,哈尔滨应挖掘冰雪文化的深刻内涵,留住草根文化回归的气象。
记者在哈尔滨华山路上看到,街路两侧商家塑造了十几个形态各异的雪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和街上三八饭店门口,店家清理完门前积雪也即兴塑造了一个雪人,“就用手头的东西打扮雪人:瓶盖当眼睛、尖椒当鼻子、彩色塑料袋当围巾、塑料桶当帽子。”店里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说。
红博会展中心18日下午召集顾客、商家在商场门前的广场上堆雪人,仅一个下午就堆了上百个雪人。红博会展中心企划部负责人说:“我们的目的是,一方面为环卫工人减轻清雪压力,一方面为市民搭建自娱自乐的平台。一举两得。”19日下午,堆雪人活动还在继续,市民踊跃程度令该企业惊喜。
一场大雪让孩子们无比兴奋。18、19日中小学因暴雪停课,18日,在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家长QQ群里,家长提议让孩子们结伴就近堆雪人,分为古梨园、儿童公园、泰山小区三个地点。堆雪人、打雪仗,小伙伴们感受到了雪的乐趣。“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在儿童公园集结地,一位家长为孩子诵读鲁迅先生《雪》的片段。
满城雪人的得来,一方面由于雪大、雪黏、雪白,另一方面由于广泛使用的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工具,推动人们即兴创作,满足了“晒”的心理需要。近两日,记者在哈尔滨诸多网站都看到了网民上传的雪人图片,网民对“萌雪人”、“酷雪人”进行评比;在微信朋友圈里,上传、转发雪人图片也成为热门。
黑龙江大学教授、社会学者曲文勇认为,冰雪是我省的文化资源,做大做好冰雪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更是根植于民俗、根植于群众的全社会的任务。要利用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冰雪,在由来已久的群众文化基础上,营造活泼轻松的、全民参与的冰雪文化氛围,让冰雪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冻土带居民依资源而创造,以资源为乐,点“雪”成金,创造出冬天的风景和艺术。从这个冬天开始,让我们因雪而乐,因雪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