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1日讯 立冬过后,纷纷扬扬的大片雪花飘落在讷河市灾后集中建设的一排排新房上,站在高坡上远远望去,白雪衬托下,蓝顶白墙的彩钢房格外显眼。
记者走进讷河市同义镇广义三屯低保户张秉财家,今年78岁的老人置身于新建的40平方米永久安置房,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发大水,是镇村干部把我和老伴背出来的,要不早砸在倒塌的房子里了。大水过后,政府还给我们盖了新房,干净整洁,我们老两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时救助带来的温暖!”讷河市通南镇今夏遭遇50年一遇洪水,全镇低洼地带水深达1.7米,水毁严重。严冬来临之际,在该镇康宁村四屯柳喜武借住的家里,灶台旁两只刚刚生下的小羊咩咩地叫着。柳喜武说,他们六口之家的房子被水冲毁了。今秋在原址上打好了地基,来年要盖130平方米的砖瓦房。同时,他家贷款购进饲料,进行规模化养羊。“政府送来的温暖,点燃了我们生活的新希望。”柳喜武动情地说。
作为我省今夏洪涝灾害嫩江流域受灾最重的县市,洪涝灾害造成讷河市倒损房屋1665户,其中倒塌367户,严重损坏662户,需要重建595户。讷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齐齐哈尔市要求,把灾后重建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首要的工作任务,突出保灾民生活、建水毁工程、促生产自救,先后下发七个专项方案,全面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为了让灾民在严冬来临前住进暖屋子,讷河市明确标准,新建、翻建住房主体全部为砖木结构或轻钢结构,1人户不少于30平方米、2人户不少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户不少于60平方米,补助标准分别为2.9万元、3.4万元、3.9万元。全市突出帮建五保户、残疾户、优抚户、低保户和重灾户。目前,该市已下拨建房款1021.9万元,需大修、轻度维修和一般维修的已全部完成,重建的381户灾民已全部搬进新居,明年重建的285户已签订协议,2014年7月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为保证众多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讷河市还采取“一卡通”形式向灾民发放救助资金。目前,该市发放省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424.3万元,向过渡性安置灾民发放生活补助金103.5万元,本级财政购买和下拨各类生活物资折合585.6万元,基本保证了灾民生活。全市大水来临时转移出去的7274名灾民,已有6689人相继回迁,且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讷河市委书记马志军介绍,为引导灾民主业损失副业补,全市实施“一户转移一人,户均增收5000元”的劳动转移行动计划,组织受灾群众外出务工5216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同时,支持农户补栏增养,修复水毁鱼塘,支持受灾户组建运输服务队,对接农产品营销和加工企业开展运输装卸业务,全市受灾户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目前该市实行一名干部联系一个受灾户,协调解决房屋修建和吃、穿、烧、用等基本生活问题,保证灾民温暖过冬,同时为明年农业生产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