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11月25日讯 记者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到,我市不断增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控,林区全面推行了“和谐防火”建设,有效控制了林区野外火源,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我市已经实现连续2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为做好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3月初,市林业局就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所辖6个县(市)区开展了以春防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调研,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掌握和了解,并督促各地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提前做好本地、本部门防火工作的谋划和安排。同时,市政府还与各县(市)、郊区政府签订了2013年森林防火责任状,各级政府又将防火责任层层落实,把防火预防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路口、坟头,确保实现“封住山、管住人、看住火”。
由于受去年秋、冬季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春防期后,我市林缘周边还有2万多公顷玉米秸秆没有清理,严重危及森林资源的安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各地全面调查和掌握林区可燃物分布情况,及时制订林缘可燃物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各级林业部门和林区乡镇还分别派出工作组包村包片,指导林缘周边农田秸秆的清理,对湿度较大、车辆难以进入实施清理的地块,由乡镇和所在林场组织人员将秸秆背离林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扑火队员现场看护,开展集中点烧。通过一个多月集中整治,林区农田秸秆得到安全清理,极大减轻了基层森防工作的压力,真正实现林、农“和谐防火”,为全市森防工作提供了安全保证。
为做好春防前期森林防火工作,4月1日至7日,我市开展了森林防火“清明战役”,针对重点地区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有计划地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火险警示工作,“清明节”当天,相关基层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对各入山要道口和重点坟区进行看护,对重点地段和薄弱部位派专人死看死守,严格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消除火险隐患。同时,“五一”、“十一”期间,针对农业生产用火活动频繁的特点,我市重点开展了以农田秸秆清理为重点的火源管理工作,采取人工、机械清理与集中点烧相结合的办法,集中时间、地点进行安全点烧,确保了林区用火安全。森防期间,全市累计印发各类宣传标语6万余份,印制了森林防火“虎威威”和12119报警电话宣传刀旗4000多面,签订防火合同、公约9000多份。
为提高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春秋两防期间,我市全面开展了各类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森林消防队员及乡镇群众义务扑火队员12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扑火队员安全扑火意识和快速扑火能力。
为推进政府投入机制的落实,做好森防工作保障,今年我市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投入各类森林防火资金200多万元。为确保发现火灾第一时间扑救,各林区乡(镇)还按市政府关于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成立了49支、共3100多人的以基干民兵为主力的群众扑火队,此举不仅扩大了森林防火宣传面,还充分发挥了林区农民就近打火的优势,增加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新生力量,同时,调动了农民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早发现、上得快、用重兵、打得住”,实现全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