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3天内9人一氧化碳中毒入院 今年煤烟中毒高峰晚半个月
2013-11-26 09:28:3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宏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6日讯 从上周五22日晚至25日凌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高压氧舱由“清闲”突然转为“繁忙”模式——连续收治9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为几名急重症患者紧急加舱。记者了解到,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接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峰期,平均每周5例左右。

  受气候影响,今年我市一氧化碳中毒的冬季高发期延后近两周,现在已开始“高发”。平房燃煤取暖、楼房蒸煮食物、水果暖房煤炭炉三类,成为近年我市一氧化碳中毒的“重灾区”。

  烧炉子蒸包子

  都得“长点心”

  25日凌晨4时,一对50多岁的中年夫妻相互搀扶着来到市第一医院高压氧科。夫妻俩说住的是平房,刚烧炉子取暖没几天,夫妻俩睡到凌晨3时,睡梦中被头痛惊醒,忙赶到医院。值班的科主任李英紧急“加舱”,为患者治疗。从22日18时至25日凌晨4时,该科遭遇今冬首个就诊高峰,共收治9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记者对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类,发现其中7例是平房煤炉取暖,1例在楼内蒸包子,1例是水果暖房。李英告诉记者,这三种类型近两年在我市最为常见,也是冬季一氧化碳中毒的“重灾区”。

  除了人们熟知的煤烟中毒,蒸包子、涮火锅是“排名”第二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专家解释:冬季气温寒冷,市民很少开窗通风。在室内长时间蒸煮食物时,燃气燃烧不充分就会消耗室内氧气,从而产生一氧化碳;水果暖房常用煤或炭取暖,小空间耗氧极快,置身其中不通风十分危险。

  煤烟中毒高峰

  晚了半个月

  据介绍,近几年我市煤烟中毒主要发生在冬春换季时节,夏秋季偶有发生。一般冬季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春季3月至4月是“就诊高峰”。由于气温较去年同期偏高,今年我市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延后了整整两周。

  专家解释: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降温和雪前雪后。这是因为雪前雪后风小、空气不流通,不利于煤烟排出;降温后,平房和水果暖房等靠煤、炭取暖增多,通风不畅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医生提醒

  在家长时间蒸煮食物尤其是涮炭火锅时,务必注意开窗通风;平房煤炉取暖,睡前切勿“压炉子”,要经常检查排烟通道是否畅通;小商贩水果、蔬菜暖房用煤炭取暖务必勤通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一旦出现意识障碍、严重头痛、恶心呕吐,说明大脑受到损伤,需尽快入高压氧舱治疗。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