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至天津高铁开通。
东北网12月1日讯 12月1日,哈尔滨至天津的高铁列车正式开通运营,由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提供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将由东北高寒区穿越山海关进入华北腹地,正式服役津秦高铁。而且津秦高铁开通后,哈尔滨西至青岛北、哈尔滨西至上海虹桥的高铁,也会采用CRH380B型高速动车组“服役”。
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首款在实际温差达到70摄氏度环境中运行的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在哈大高铁服役一年中,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共通过58次暴风雪考验,充分验证了列车的低温适应性,全年“零”事故安全运输了3105万人次。
高速动车组运行区域从非高寒地带一旦进入高寒地带,高速动车组通常采用的铝合金、非金属、橡胶等原材料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变脆变硬,性能也会发生变化,车外低温也会通过隔热能力脆弱的车体传导入车厢。而高速动车组从高寒地带进入非高寒地带,需要面对冷凝水等问题。“欧洲之星”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时发生的“冻僵”事故,原因就在此。这些难题都是对设计师智慧的考验。
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是在CRH380BL型动车组平台基础上研制的,天然具有应对高温高湿环境的“DNA”。从东北到华北、华东,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从冰冻环境将进入湿热环境。长客股份公司的设计师们为了“跳出冷凝水陷阱”倾注大量心血。在电气系统上,进行了冷凝水防护结构优化,将车体外部接线盒材料更换为非金属材料,并增加排水孔,车体外部采用防护等级达IP68(即连接器防水等级标准的最高级别)耐低温的连接器。在制动系统上,对管路系统采用了冷凝水处理技术,使得冷凝水能及时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