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讯 的哥刘成宝、“老根的士盒饭”老板张英虎,3日上午一起走进了市委6号楼常委会议室,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市委。

大民兴街176号的老根的士盒饭,可口的饭菜吸引不少的哥来就餐。
与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位的哥与小老板代表。他们的到来,都是因为“的哥食堂”。
面前支着扩音器,倾听者是市领导,记录者是相关部门“一把手”。
座谈会上,大家抑制不住颤抖的声音,道出了各自的“暖心账”。三个月来,“的哥食堂”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快乐生活、愉快赚钱”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上厕所再也不用担心被拒绝,接热水也不用再徘徊了
的哥
三个月多了
109个“家”
“我们最痛苦的就是没地方上厕所。”大东出租车公司的哥代表王磊算着“的哥食堂”为他和同行带来的实惠,大商场不敢进、小店不让用,憋得腿都直哆嗦。说到如厕,的哥都深有感触。
“的哥食堂”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街上多了109家可以推门就进、不用赔笑脸、不用怕拒绝的“家”。
免费如厕、免费接热水、免费歇脚……家的感觉让的哥们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的姐李永娟3分钟的发言,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归属感”。她说,没想到,她和同行的困难能得到政府如此大的重视,能获得这么多照顾。
食堂
每天营业额
增加1000元
昨天上午,在道里区大民兴街176号“老根的士盒饭”内,老板张英虎被前来调研的市领导“拉”到了市委常委会议室,想听听他的小店变身“的哥食堂”后的改变。
“我店里一盒盒饭的成本是1.78元,自从加入了‘的哥食堂’,一个月的营业额多了1000多元钱!”张英虎的话很实在。
的哥们说,挂牌的肯定干净实惠。张英虎则认为,他是沾了党和政府的光,给了他人气,更是给了他一定要诚信经营、不能砸了这块招牌的动力。
“的哥吃面优惠2元,的哥免费上厕所、接热水,表面上是我们‘亏’了,其实我们赚了。”王志刚的四大学生鲜面馆刚开业半年,最需要的就是“客源”,而“的哥食堂”正好为他解决了这一难题。
“的哥食堂”这块招牌一挂,带来的是出租车司机对政府的信任,更是人气
自从挂上“的哥食堂”的牌匾,“受到的关照”真不少,水费减少了、门前的车位增加了
联动
“食堂”变身
“温暖小屋”
昨天,在通达街“钰香鼎”小店内,书架上摆满了杂志和书籍,墙上崭新的液晶电视播放着小品。“电视、书架都是工会给送来的。”老板杜超说。
其实,各级领导一直牵挂着一线职工的冷暖。今年,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伊始,省委主要领导在哈尔滨走访基层征求意见时,将出租车司机共同的难题交给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哈市认真落实省委指示,今年8月末,由市总工会牵头,首批26家“的哥食堂”正式挂牌。
全市有关部门对“的哥食堂”给予了相应照顾,市交管局为4家“的哥食堂”门前画出25个停车位置,同时将继续对剩余的“的哥食堂”逐家实地踏查,进行停车位置画线工作,解决停车难问题。市供水集团出台优惠政策,对“的哥食堂”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收费,解决“的哥食堂”业户用水方面的负担。
市总工会拨出30万元专款,在“的哥食堂”设置书柜、订阅报纸、购买图书,印制《的哥食堂地图》,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的哥食堂”配备液晶电视,满足出租车司机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