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司机下车揭纸条1万多没了 警方揭四大新型诈骗方式
2013-12-05 08:35:3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木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讯 路边停下车就损失1万元,你信吗?车主就在车旁边,汽车也没有被砸坏,皮包却丢了。近日,微信朋友圈频传“2013新骗局”,针对网传的这些新型诈骗方式,记者请警方给市民提个醒。

  网络购物

  客服退款莫轻信

  诈骗方式:

  11月27日,王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其在淘宝买的摄像头有问题,要先网上退款再货到付款。王先生多问了一句“我买的是哪个牌子?”对方就挂断电话。后与卖家沟通,证实王先生接到的是诈骗电话。

  警方支招:

  骗子通过从非法渠道获得的网购订单信息,冒充客服人员打电话,骗取信任后再索要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或遥控市民在ATM机上转款等方式诈骗。发现上当后一定要立即报案以减少损失。

  路边停车

  看好物品锁好车

  上当

  诈骗方式:

  今年7月,市民陈悦在嵩山路与黄河路附近办事。刚上车准备离开,发现后风挡玻璃贴了一张纸。为不影响开车,她将纸揭下。等她回到车上却发现,放在副驾驶位置的包不见了,损失共计1万多元。

  警方支招:

  不法分子利用转移驾驶员注意力,将其骗离后盗窃的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司机热车时离开爱车也给了犯罪分子偷车的机会。离车时应拔出钥匙,携带好贵重物品并锁好车。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电话恐吓

  立即报警别汇款

  诈骗方式:

  “你得罪人了,人家要买你一条腿。”日前,居民车国力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家里做生意,难免无意中得罪人,车国力分6次给对方汇款共4万元,直到对方再次要钱时,他才想到报警。

  警方支招:

  此类电话往往是一些犯罪分子非法获得他人信息后,采取以恐吓手段电话诈骗的典型案件。

  市民在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报警,不能因惊慌就给对方汇款。

  入户调查

  电话核实看证件

  调查

  诈骗方式:

  近日,在网上传播的一张“物业通知”引发网友热议。“通知”提醒居民注意,有不法之徒冒充执法人员,以各种理由敲门,要求入户填写调查表,趁机迷晕房主盗窃,甚至偷走小孩。

  警方支招:

  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居民应首先核实对方身份,可通过“114”等公共查号台找到其所称部门,确认是否有此类调查活动,并确认对方身份。如发觉对方有不轨企图,可报警求助。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