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5日讯 记者昨天从市政府获悉,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市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进行流程再造,从办事人办理的事项出发,根据办事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路径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的综合办事流程;对企业登记注册类审批实行“一表制”。
【基本建设审批流程】
变“统一模式”为“量身定做”
据介绍,本次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没有简单地把着眼点放在压缩审批时限上,而是根据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最适合的审批流程,实现“量身定做”,最大限度优化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在具体操作上,转变“行政审批部门要你怎么办”思维模式,把“办事人要办理什么”作为审批流程设计的出发点,提供个性化行政审批服务,对审批流程、要件提供、审批表格都进行了全面“改版”。
按照这一理念,我市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再造,把所有项目详细分类,共分为36种情形、21个流程。办事人办理项目审批时,市行政服务中心将根据所办项目提供最便捷的审批流程,彻底改变了以往用一套审批程序套用所有项目的做法。
【企业登记注册】
17张需填表格简化为1张
以往,办事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需要跑工商、质监、地税、国税、统计5个部门的审批窗口,共计需要填写表格17张,需要填写的信息达570项。
市行政服务中心对审批流程进行梳理发现,虽然表格众多,需要填写内容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信息都是重复填写。梳理后,办事人实际提供信息共为49项,其中39项属共用信息,即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10项信息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提交给特定部门的专用信息。为此,市行政服务中心对这些表格进行合并,整个企业注册登记过程中,办事人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
按照新的办事流程,办事人填写一张表格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工商、质监、地税、国税、统计5个部门审批所需的17张表格,并自动将不同表格提交到各部门窗口。5个部门则同时开始受理办事人申请,不需要办事人逐个窗口跑。
【先照后证】
30个前置要件将后移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的要求,我市对企业登记注册前置要件进行了全面梳理。
企业登记注册前置许可共有124项,按照国家和省法律法规要求设立前置许可65项,根据市级法规设立的前置许可59项,其中有30项前置许可不涉及公共安全领域,具备后移条件。我市已准备将这些前置要件后移,从而在市级层面率先实现“先照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