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2月6日讯 对于目前小事故“私了”不及时的问题,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了3个典型案例,下面就看看这几个故事,和为不“私了”付出的代价吧。
案例一:
保险公司不同意挪车
“别动,等着!”
500元小事故处理了6小时
11月25日中午,冰城降下大雪,私家车主李先生吃完午饭准备开车回单位,行经通达街时车辆发生侧滑,尾部和一辆捷达车前部相刮,车损轻微。
据李先生介绍,事发后他立即拨打了保险公司的报损电话,结果被告知:“别动,在原地等着!”结果等了近1个多小时,出险员才赶到,两辆车一直停在路中间,堵塞了交通。
李先生说,本来以为出险员来了就没事了,结果出险员竟说责任不明确,必须由交警认定。“早说啊,害得我们一顿等。警察来的倒挺快,说我们双方都有责任,完全可以自行和解,互碰自赔。一听这话,我俩更生气了,这不折腾人,耽误事嘛!”于是,李先生赶紧再次拨打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说明事故情况,拍照取证,并写下和解协议,随后和对方一起开车来到保险公司定损,“定完损我一看,两辆车加起来才500元钱,再看看表,整整处理了6个小时。”
交警解析:
定损程序繁琐是无形障碍
此类情况并不少见。通常事故发生后,司机一拨打保险公司报险电话,往往被告知:“别动,等着!”因为冰雪天气路况不好,事故较多,保险公司派出的出险员最少半小时才能到,事故现场不拆除,极大地挤占了道路空间,导致交通不畅。另外,还有一些保险公司设置的理赔定损程序繁多,常常要求肇事司机提供交警部门事故认定来划分责任,无形中为“私了”设置了障碍。
保险行业协会:
报损时请说明现场情况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部分保险公司为了预防理赔欺诈,所以往往要求事故发生后要等出险员进行现场查看,或者在责任不清晰时要求交警认定,导致定损时间延长。对此,建议肇事司机报险时向保险公司说明情况,符合《细则》规定的,自行协商解决,然后撤离现场。
案例二:
不了解细则非要“走程序”
二三百元事故“走”了3天
1日,在南岗区燎原街,新手王小姐驾驶奥迪A4刚出家门,变道时和一辆凯美瑞轿车相刮,一个刮掉了倒车镜,一个刮掉了倒车镜上的漆。当时,对方司机李先生提出和解:“你给我出点修车费就行!”可王小姐偏不干:“我的车是新买的,啥保险都有,再说也不全是我的责任,我凭啥出钱?必须报交警走程序!”
交警赶到后,发现双方车损轻微,应负同等责任,建议“私了”程序,可王小姐不明白何谓“私了”程序,一再坚持让交警出个事故认定。交警无奈让双方司机通知了保险公司,然后就是肇事车辆进停车场,取笔录……一番折腾,这件小刮蹭才花了二三百元钱,可用3天才处理完。
交警解析:
不“私了”=最多扣车20工作日+违法罚款
+停车费+打车费+检车费
很多新手司机似乎只有看见交警才放心,其实简易事故处理程序比“私了”程序繁杂很多:最多可扣车20天,肇事车辆还要进入停车场付停车费,如果需要还得花检车费。如果肇事方不拆现场导致拥堵,还会被罚200元,这还不算车被扣后自己打车的钱。
保险行业协会:
“私了”不等于理赔麻烦
不愿意使用快速处理办法自行和解,是因为驾驶人担心在保险公司理赔定损时麻烦,其实这是陷入了误区。《细则》规定,如果双方完全符合自行协商处理的条件,只是由于车辆损失金额不能判断而无法快速撤离现场,可以暂不考虑车损,先行撤离,然后由保险公司定损,简单快速。
案例三:
“路怒男”置气别车
见交警拖车才答应和解
11月17日,的哥王师傅在学府路上遭遇了一个开红色捷达车的“路怒症”司机。“行进中,我无意别了他一下,没想到他竟然不依不饶,追上来报复性别车。行至学府路与康宁路交口时,他强行别车并超车,导致他的车左后方撞上了我的右前方车门。下车后,他怒气冲冲地说:‘我就撞你了,谁让你先别我的。爱咋地咋地!’我只好报了警。”王师傅说。
随后交警赶到,直到听交警说准备叫拖车强制拖移,并告知:符合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条件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依法还可处200元罚款后,捷达车司机才同意和解,给付了王师傅100元修车费,该路段随后恢复畅通。
交警解析:
可强制撤离并罚200元
由于双方一时置气,导致事故不能快速处理,影响交通秩序的,《细则》规定,交警可予以强制撤离,并依法予以200元罚款,对当事人的其他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一并处罚。
保险行业协会:
将加强对《细则》宣传
基于现状,驾驶员需要进一步熟知“私了”流程。对此,该协会将加强对《细则》的宣传力度,呼吁驾驶人小事故“私了”解决,避免致堵。需要提示的是,“私了”的规定适用时间为每天7时-19时,适用范围为哈尔滨市区内(不包括呼兰区、阿城区)。
肇事后该咋办?
1、立即拿出手机或相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固定证据。
2、互验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是否齐全有效。
3、立即拆除事故现场,将车辆移至就近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4、向各自保险公司报案,认真填写《哈市机动车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记录书》(简称《记录书》),并相互签字,各持一份。 5、如果没有拍照摄影器材,不能固定证据,事故各方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警,同时向保险公司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