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力争三年实现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全覆盖
2013-12-08 10:09:2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立 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8日讯 走进养老院、与老人面对面、倾听老人讲述……本报刊发的《被遗忘在养老院的老人们》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共鸣,刊发期间读者电话询问不断。而记者从哈市民政局获悉,针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养老新情况、新问题,该局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制定了哈市养老体系规划加以缓解,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多种措施,让老人们的晚年充满家的温暖。

  哈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顺应家庭结构变化,促进社会福利普惠化、均等化,哈市一直在不断对养老事业进行探索。目前,结合哈市的实际情况,哈市制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规划(从今年到2015年)。规划中,哈市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等提出很多创新举措,为的就是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规划提出,哈市从现在起,将利用5到8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设施适用、系统配套、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能够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哈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在养老设施建设上,规划提出,在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中,按标准配建相应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对居住小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动员驻区单位开放所属公共设施,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鼓励通过置换或转换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集体房屋及各类办公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旅馆、招待所等改造后用于养老服务。同时,哈市要建设失能、失智爱心护养设施,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失能、失智老人护养院,使专业护养型床位占社会办养老床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上,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效能,将以社区为单位面向社会专业服务组织外包养老服务,引进3到5个社会服务组织,针对居家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建立社区老年人动态服务档案。从社区老年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改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使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立居家养老包保联系制度,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与空巢和独居老人以及失能、失智老人结成包保对子,将居家老年人的安全和生活保障需求纳入可控范畴。

  在加强养老服务能力方面,哈市将建立全市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筹利用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老年专用手机、有线电视网络、全球眼等信息化平台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力争3年内实现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城市全覆盖。

  在政策体系上,将适时出台《哈尔滨市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养老机构政府资助金使用管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管理、养老服务评估等办法,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为了保障养老服务质量,哈市还计划建立评估机制,建立资格评估、需求评估、分类评估和质量评估等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设专(兼)职评估机构,完善评估程序,促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养老服务资源。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