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爱心出租车驾驶员的引领下,患儿及时进入市五院治疗。
东北网12月9日讯 昨日6时许,尚志市董信屯一18个月大男婴多处烫伤,由于伤情严重需送往市五院抢救。危急时,市出租车行业志愿者车队多名的哥赶到哈阿高速哈尔滨出口对接患儿。
昨日8时许,记者与多名热心的哥赶到哈阿高速哈尔滨出口等候患儿。15分钟后,热心的哥与患儿家属成功对接。在车内记者看到,18个月大的男孩脸上布满水泡,大的如葡萄,小的如樱桃。孩子头部、手臂皮肤成片烫伤,呼吸微弱。
在车内,孩子父亲杨海龙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讲述了事情经过:早上6时许,他在桌子上用电水壶烧一壶开水然后就去厨房做早饭,“也就几分钟的样子,听到儿子大哭,我急忙跑进屋一看,儿子倒在地上,脸上、身上全被开水浇透了,衣裤上冒着白烟,我马上联系亲戚,他们告诉我孩子得马上往哈尔滨送,后来联系到了出租车志愿者车队。”
8时30分,孩子顺利被送到市五院急诊,医院已专门为孩子打开了绿色通道,孩子随后被送进了急救室。
杨海龙家靠收废品为生,的哥王磊捐出身上仅有的一百多元钱,的哥蔡忠林捐了二百多元。杨海龙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据市五院烧伤科主任杨心波介绍,患儿头部、胸、手臂等多处2、3度烫伤,如果晚来l0分钟会影响患儿的救治。所幸由于就医及时,目前已顺利展开治疗。
“新闻110”线索提供
新闻链接
三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使用大酱等偏方
烧伤后不要盲目涂抹大酱、面粉、豆油、面碱等,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可能不卫生也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误区二:冰块“冻住”镇痛
冷水具有清除污染物、降低烫伤程度、镇痛之用,但冰块对烫伤治疗没有帮助,反而容易造成冻伤。
误区三:大量饮用白开水
烧伤后大量饮用白开水,会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降低,出现水中毒。正确做法是饮用电解质溶液,如果买不到可饮用生理盐水或是水兑食盐、白糖的饮料救急。
烫伤后正确处置方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烫伤后,紧急对孩子进行了处理,但有些家长盲目处理后不但没起到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市五院烧伤科主任杨心波整理了几个常见误区和急救方法,提醒家长。
家庭急救第一步:用冷水冲。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持续浸泡创面30分钟,至创面无疼痛感为止。
第二步:简单处理。烫伤烧伤后,如果皮肤和衣服粘贴在一起,可用剪刀将未粘的部分轻轻剪掉,不要强行撕扯,以防加重创面损伤。
第三步:马上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