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2月10日讯 7日9时许,哈尔滨市巴彦县一家个体老年公寓发生火灾致2死3伤。数据显示,2000年,哈尔滨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10.6%,之后该比重逐步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2012年达到15.5%。面对老人养老问题,网友们也都有自己的忧虑和难言之隐。有的网友大学刚毕业,工资低,还要向家里要钱,对于养老概念模糊;而工作多年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面临着工作和照顾老人的双重问题,不想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但自己有时又难以分身照顾。
1刚工作
工资少对养老没想太多
一些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挣的钱不多,有时还要靠父母“救济”。养老这个概念,对于他们还很模糊。有网友直言,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对于养老问题没有考虑太多。还有人说,父母都有退休金,自己会减轻一些负担。
新浪网友“呦你在干嘛呢”说:我今年毕业,第一份工作挣的钱很少,每个月还需要父母给拿钱。对于父母养老的问题我还没有想太多。虽然他们都有养老金,但等他们年岁大了也是个问题。尽我最大的努力给父母一个好的晚年。我不会让他们住养老院的,那样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是没人照顾的孩子。
腾讯网友“云团儿”说:当今社会,作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赡养父母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们要面临的可能是4至8名老人,我会选择养老院。但前提是这个养老院的环境水平能让老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
新浪网友“_寂話”说:父母现在50岁左右,身体都挺健康的,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家就我一个孩子,不管今后父母身体状况如何,我的能力如何,我都不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
新浪网友“往事如风2013恋歌”说:当然了,我父母都已进入老年。老年人不能缺少的是阳光、温暖和陪伴。而我们却无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陪伴,有时心里很难过……很希望职能部门能够建立大型的、配套设施齐全的、环境优美的养老中心,哪怕收费高一点。现在条件好了,只要有一点孝心,都没问题……
新浪网友“慢樂樂”说: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赚的不多,有时还得向家里要钱,还好父母都有工资和商业保险,父母退休后,还有退休金,那时我的负担也不太大。把爸爸妈妈送到养老院这事儿我根本就没有想过,也不会这么做的。只是怕他们腿脚不方便,不能出去溜达,担心他们寂寞。必要时候会请保姆,养老院是绝对不会选择的。
2入中年
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
有些中年人,经济实力尚可,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有时也让他们在养老问题上很无奈。一方面要为父母考虑,一方面也要思考自身,又无法两方面都兼顾,他们无奈道:养老该怎么办?
新浪网友“哈_尔_滨”说: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养老体系很不健全的今天,赡养老人的担子真的很沉重,我照顾了母亲17年,去过无数次医院,看到过太多人世间的世态炎凉,感触太深了。中国崇尚的“孝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亲历了才知道。人到中年时,事业在顶峰,也是家庭担子最重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拿出时间和精力来陪伴。老人到了更年期更难以沟通了,年龄大了易生病,住院就需要全天候的护理,什么也代替不了亲情。等我老的那一天,只要能走得动,我会把时光留在路上,随遇而安,离去时把遗产捐给慈善机构。
新浪网友“哈尔滨指南”说:不管是否是独生子女,现在赡养老人的负担都很重。如果社会能够给中年人、年轻人减轻更多的生存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让老有所乐,相信老人们会比现在幸福得多。
新浪网友“甘雨波”说:双独夫妻的负担很重,看着老人生病,人家哥几个轮番照看,而我只能一个人扛着,而且收入还不允许雇人,真的很无奈。希望国家的养老体制能够健全。
3调查显示
哈市三成老人
考虑进养老机构
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针对是否愿意与子女一同居住的问题,表示不愿意的老年人占39.3%,愿意的占37.9%,无所谓的占22.8%。2010年人普资料显示,哈市城市空巢老人占城市老年总户数的43%。其中,73.2%的老年人认为生活难以自理是日常存在的主要困难;60.5%的老年人最担心生活无人照料。
同时,在未来养老方式上,老人们考虑进入养老机构的占29.2%。养老机构有医护人员照顾,活动内容丰富,便于沟通交流,生存困难帮助,避免家庭矛盾,自然环境舒适等六大优势为老年人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