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讯 记者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了解到,近段时间,电信诈骗再翻新花样——盗取微信号,向好友们骗钱。
据王女士讲,12日,她收到了一条文字微信,是“表姐”发来的。“表姐”说,有人向她借10万元钱,可“表姐”不想自己出面,而是想以王女士的名义借钱给他。王女士答应了。“表姐”向王女士要她的银行账号,称马上就把10万元现金汇给她。不一会儿,王女士收到表姐发过来的一条微信。这一次的微信内容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是“表姐”通过某银行转汇给王女士10万元钱的票据,王女士清楚地看到票据上的账户和户名都是自己刚刚告诉“表姐”的。10万元钱已经打到自己的账户上,王女士便向“表姐”询问如何把10万钱借给对方。“表姐”再次以文字的形式发来一个银行账户,嘱咐王女士将10万元汇入这个账户即可。随后,王女士连忙来到银行将10万元钱转进“表姐”所说的账户。第二天,王女士给表姐打电话提及汇款借钱一事,表姐说,她从来都没有发微信让王女士借钱给别人。王女士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骗子是如何盗取王女士表姐的微信行骗的?据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非接触型犯罪侦查中队队长殷呈炜介绍,很多市民在使用微信时都将微信号码与QQ号码绑定,且密码也与QQ密码一致,骗子在破译、盗取了市民QQ账户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市民的微信账号及密码,进而登录微信,堂而皇之地向其好友设圈套借钱。此外,也可能是市民在用手机扫二维码的时候,误扫了“钓鱼二维码”,即扫了此种二维码后手机就自动登录了有木马病毒程序的网站。“钓鱼网站”会将市民手机上的信息,包括照片、QQ号码及密码、微信及密码等全部拷贝。
微信号码咋防盗?
不要将QQ与微信绑定。每次登录微信时,市民用手机号登录,2秒钟后手机将自动发送一组验证码,凭此即可登录。此外,市民不要随便用手机扫网站或街头广告等处刊登的二维码,以免不知不觉时中了病毒,导致个人信息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