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青冈:村民住上楼房 日子蒸蒸日上
2013-12-17 09:03:0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远洋 董新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2月17日讯 冬闲人不闲,青冈县乐园村村民谢殿奎今冬喜上眉梢,搬上新楼一年多了,一家三口收入也更稳定了。“我们再也不是满身泥土的庄稼汉了”,谢殿奎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都成了“上班族”,在附近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打工,每个月收入7000多元,好多农村亲戚可羡慕我了,他们都觉得我们过的是城里人的生活。其实我们和城里人还是有区别的,我们除了有工作,还有流转的土地,我们是双收入家庭。乐园村只是青冈县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县城,一睹农民们的城镇化新生活。

  整村搬迁邻里还是邻居

  谢殿奎所在的青冈县青冈镇乐园村是距离青冈县城不到3公里的近郊村,2011年,村党支部书记崔海江开始带领全村村民走城镇化新路。乐园村共8个自然屯,502户村民,以前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村落,不到两年的时间,它已经建成耀眼璀璨的乐园新邨,在哈黑公路一侧特别醒目。村民住上了楼房,村里也发展了多样产业,不少村民还走进了职业学校学习,培训成一些企业的得力员工。更重要的是,以前的邻里之间的感情没有因为搬上了楼房而疏远,以前的东西院邻里变成了对门的邻居。乐园村村民老张告诉记者,就和老李合得来,现在敲敲门还是能唠家常。

  崔海江告诉记者,从2011年7月开始,乐园村开始建设乐园新邨第一栋,当年竣工,当年就回迁了一批村民。2012年,3个自然屯的320户搬上了楼房,今年将有2个自然屯的110多户村民再迁入新居。明年,乐园新邨将全部建成。

  新家园农民住得起留得住

  农民期盼新家,期盼新的生活环境,而最大的期盼还是鼓鼓的腰包。农村城镇化进行绝不是把农民搬进高楼大厦就简单了事,让农民住得起、留得住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青冈县实施了一县、两城、三镇、九个农村社区“1239”工程,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城镇为节点,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建设体系。

  以乐园村为例,不但新邨建设集住宅、商服、休闲于一体,村民也积极地找寻了新的致富门路。以前以农业为主的村屯,现在以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形式入股,把农民从土地中流转出来。以前以种水果蔬菜为主的村屯,入股到合作社,建成了近200亩的节能温室大棚。以前的养猪屯、养蛋鸡屯现在仍然不丢特色产业,建成了高标准养殖基地。而打工人员在上岗前,先输送到职业学校培训,然后到周边的企业打工,掌握一技之长,赚的比以前多多了。

  青冈县的城镇化是与产业化紧密相连的,青冈镇、柞岗镇的城镇化建设,就是借助了33.5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青冈经济开发区和10.22平方公里的五福桥经济开发区的“近水楼台”,进而实现依靠产业化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来带动产业化,走出了一条产城一体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共签约产业项目70个,引进合同资金77.15亿元,签约数量是去年全年总和的1.75倍,合同资金总额是去年全年总额的1.5倍。

  农村社区日子越过越好

  走访青冈县城镇化建设中的村镇,记者发现,他们不是单一的建设住宅,而是推进了学校、医院、老年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民生项目,同步跟进道路、饮水、入厕,以及公园、广场、绿地等方面建设,真正让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生活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以祯祥镇为例,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六层居民住宅楼16栋、中学、医院、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客运中心、商场、中心幼儿园、商业一条街等基础工程,在完成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给排水等工程基础上,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购物中心、公园广场、公共汽车站等完备的公共设施。青冈县农村社区已经初长成,搬上楼的村民日子也是越过越美。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