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19日讯 为了解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她挨家挨户走访;为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她跑企业、寻岗位,四处奔走……九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众多失业人员顺利创业就业,她就是百姓创业圆梦人——平房区兴建街道和平社区共产党员姜秋红。
姜秋红(中)正在对就业创业人员进行走访。
一直以来,姜秋红手里保存着一系列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包括“4050”人员安置情况台账、灵活就业人员管理台账、就业情况台账、小额担保贷款登记台账和创业培训登记台账等应有尽有。为了对失业人员进行及时跟踪服务,她挨家挨户走遍了自己工作所在的兴建街道和平社区内3868户居民家,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家庭状况、人口情况、经济收入情况、以及失业人员的自然条件,了解失业人员掌握的技能、就业意愿以及联系方式,确保下岗失业人员遇到困难时,马上进行服务和对接。目前在她的指导帮助下,2012年该社区登记的117名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实现了再就业。
同时,为给失业人员开创更多就业机会,姜秋红跑企业、寻岗位,风雨不误。在辖区商服网点走访时,她与生福楼综合批发超市的老板王洪霞建立了劳务对接关系。生福楼综合批发超市招聘的20余名营业员,全都是和平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每个月的25日,她还会组织就业困难对象和未就业大学生参加区就业局的现场招聘会,今年以来共安置47名就业困难人员。
不仅如此,除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外,姜秋红还积极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居民自主创业。2008年,姜秋红在一次走访时发现,社区居民杨雪峰、苗艳娟夫妻俩均属无业人员,杨雪峰的父母还是残疾人,没有退休金,一家4口生活非常困难。她鼓励杨雪峰夫妇通过自主创业,结合他们的特长,帮助他们选择了画框加工和手工刺绣作为创业项目。夫妻俩创业之初,缺乏创业资金和加工人员,姜秋红与社区共产党员们常去他们的小店,帮助准备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材料,报送到平房区就业局,还积极联系其他有学习画框加工和手工刺绣意向的失业人员来小店实习帮忙。5年间,共为杨雪峰夫妻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17万元。如今,杨雪峰夫妻俩创办的“苗地画业”已经形成了既有加工能力又有三处销售专柜的连锁店,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还安置了10多名失业人员,成为平房区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夫妻俩常说,要是没有姜姐,没有社区党员的帮助,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仅2012年,姜秋红就为17名自主创业者申报了小额担保贷款123万元,圆了他们的创业梦,也为辖区居民树立了自主创业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