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3日讯 “之前靠体力生活,现在岁数大了,想去外地找个轻巧的活,才发现没有‘户口’哪儿都去不了啊!”22日,记者接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黑户”老人的求助。
乡村老木匠,一辈子没出过远门
活了63年,却仍是“黑户”,对青山镇居民姜宝学形容自己的生活“无法见光”。
“一直就在镇里待着,没觉着‘户口’多重要。”姜宝学向记者道出他的人生轨迹。
3岁时母亲去世,两年后父亲去世,年幼的姜宝学由姥姥抚养长大。不幸的是,姜宝学10多岁时,姥姥病逝,只留下一间20平方米的小房子。
没户口,没上过学,姜宝学靠亲戚的救助过活。姥姥去世的第二年,孤苦伶仃的姜宝学在镇里认了个师傅,学习木工活。
学成后,姜宝学开始在镇里干零活,因为知道他的身世,居民们谁家有活都会想到他。姜宝学虽说钱赚的不多,但足够养活自己。可因没“身份”,家里贫困,姜宝学一直未婚。
“前段时间,有朋友说沈阳饭店后厨缺人,想让我去帮忙。”因年纪已大,姜宝学想找些轻巧的活干,不料,买车票时却因自己是“黑户身份”被拒。“上哪去都不行,都说我是‘黑人’。”姜宝学苦恼地说。
接到姜宝学的求助后,经本报记者联系,对青山派出所户籍员已经开始深入调查,搜集信息。
母亲智障,村民替8岁“黑户娃”求助
“我们村有对夫妻,女的智障,男的也有病,两人没结婚证,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没‘身份’呢!”通河县浓河镇某村村民郭师傅来到辖区派出所求助。
小双的母亲梅梅出生时是先天智障,父母就一直没给梅梅落户口。随着梅梅年龄的增长,父母为其物色到一名身体也有疾病的男友,但因梅梅没有户口,二人成家后没领结婚证。
不久后,小双出生,“孩子父母啥都不懂,家里条件不好,也就一直没给孩子落户口。”郭师傅说,梅梅智商不高,父亲还能明白点事。8岁的小双都上小学了,听说没户口上不了初中,小双的父亲才想起来给孩子落户的事,因为没出过屯子,他就委托村上的郭师傅帮忙。
记者了解到,当地派出所户籍员已经承诺,小双这样的情况可以上户口。
暖心行动帮助范围
凡属哈市8区10县(市)常住人口,符合公安部、省公安厅及市公安局有关办理出生落户及补录户口政策的市民,均在本次活动帮助范围内。
暖心行动主要对以下两种情况实施帮助:
1.由于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丢失或其他特殊情况没有及时落户的;
2.曾具有哈市户口登记的公民,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遗漏户口登记,因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不能到公安机关办理确实需要帮助的。
符合以上两种情况申请落户的群众,可由辖区派出所和各级户政(治安)部门提供帮助,上报户政支队。